挽曹夫人

一见丰碑已怆情,大家名重乞谁铭。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

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

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初次见到丰碑就心生感慨,众人的声名如此显赫,又有谁能为其写下赞歌铭记。
多次被赐予金花,荣誉如同华封诰命,满头白发再看这荣耀,不禁心生感慨。
三代人的努力培育了庭前的桂树,一生都在研读藏书中的经典。
他曾辅佐过先师,发誓要守护潼川,最终使贼寇平定。

注释

怆情:悲伤的情感。
名重:名声极大。
华封诰:古代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禁从荣:宫廷中的荣耀。
庭上桂:象征高洁和荣耀的桂树。
藏中经:珍贵的藏书或经卷。
先夫子:指前辈老师。
潼川:地名,今陕西潼关一带。
寇:贼寇,敌人。
平:平定,消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门淑女对家族荣耀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首句“一见丰碑已怆情”透露出作者在看到家族遗迹时,涌上心头的是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自豪,更可能夹杂着压力和责任。“大家名重乞谁铭”表明了这种情感的来源,是因为家族成就非凡,每个人都承载着家族荣耀的期望。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两句,则描绘出一位年迈的老者,对于家族过去的辉煌历史仍然津津乐道。这里的“金花”、“华封诰”都象征着高贵和权威,而“白发”则是岁月的痕迹,反映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

接着,“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两句,展示了一家之长在家族教育上的重视,以及个人的勤奋学习。这里的“三世”指代多代,表明了家族文化的深远传承,而“一生读尽藏中经”则显示出个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两句,讲述了一位女性对其先辈(可能是丈夫或父亲)的支持与陪伴,以及家族在历史上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这里的“潼川寇”可能指代某次战乱,而“自平”则意味着最终的和平。

整首诗通过挽曹夫人之口,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族、文化与历史传承深切的情感,以及女性在家族中的贤淑形象。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新昌俞夫人母

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形式: 古风

寄与权器之二友

鸿钧盎一宇,何物非生意。

轮囷得此剥,而有此憔悴。

根蠹聚螾蛭,干古禦魑魅。

旦旦斧斤寻,九殒特其易。

飞鸟不敢栖,何哉蓊蔚芘。

风雨极震凌,霜雪苦颠踬。

天地大父母,荣枯均厚施。

腐植产灵芝,至美终不閟。

桃李信春妍,奈何骨妩媚。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寄时天彝

亭亭万木林,古柏集新翠。

凌厉雪与霜,不凋自天粹。

清庙嗟欲颓,谁堪栋梁器。

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遗。

予抱忧国心,相逢喜忘寐。

形式: 排律 押[寘]韵

寄徐子苍

洙泗千载孤,师友道已寂。

柯山风雪间,古韵响金石。

予生眇云晚,志苦毛发赤。

大道惟一中,如渴饥饮食。

智过愚不及,均之失天则。

虚舟发真机,户庭满春色。

印之贤圣言,充然乃有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