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璧润钱唐训导

圣主崇文教,儒官简俊才。

日边鸣铎去,秋尽讲帷开。

化雨舒桃李,光风被草莱。

题诗思令弟,凭雁寄金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陈政的诗人对友人郑璧润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

首句“圣主崇文教”,开篇即赞扬了君王重视文化教育的政策,体现了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肯定与支持。接着,“儒官简俊才”则表达了对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的赞赏,强调了教育者的重要性。

“日边鸣铎去,秋尽讲帷开”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季节变换的景象,描绘了友人郑璧润前往任职之地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教育活动的开始,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化雨舒桃李,光风被草莱”则是对教育影响的赞美,将教育比作春雨滋润万物,使桃李生长,又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大地,让草莱繁茂。这里巧妙地将教育与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相联系,寓意深远,表达了对教育成果的美好祝愿。

最后,“题诗思令弟,凭雁寄金台”点明了诗人通过题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希望通过鸿雁传递这份情感至远方。这里的“令弟”既是对郑璧润的尊称,也暗含了兄弟情深之意,而“金台”则可能指代友人任职之地,进一步强化了两地相隔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还蕴含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仰和美好愿景,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52)

陈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五华寺旷怡楼

路入滇城北,萧然景象幽。

偶寻名胜地,因上旷怡楼。

雨霁千山色,松声四座秋。

始知人世上,亦自有丹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正统癸亥营建纪成十四韵

昭代承平日,车书万国同。

华夷歌至德,民物囿淳风。

土宇今何广,京师古所崇。

龙飞乘大运,鸠聚役群工。

郢也操戕斧,垂哉立斲砻。

经营来子庶,奄忽见神功。

日月光三殿,乾坤辟两宫。

词司星拱北,庶府水朝东。

扑地檐楹众,参天栋宇隆。

螭头蹲雾豹,珠网绚朝红。

大势千秋壮,宏规百度雄。

巍峨齐景亳,辉赫过岐丰。

帝业垂无极,人心仰建中。

赋诗纪成绩,三祝效呼嵩。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江晚眺图十三韵

看君图画里,秋意浩无穷。

水远天涵碧,林疏霞映红。

悬萝低拂石,古木上撑空。

颢气初过雨,晴岚不动风。

舟閒依草薄,亭寂閟榛丛。

僧寺浮云外,人家落照中。

翠稀零岸苇,丹密变江枫。

远字联寒雁,危桥隐暮虹。

地蟠山矗矗,天杳树濛濛。

眺远秋容淡,寻幽野兴浓。

乍疑牛渚客,又似鹿门翁。

咫尺穷佳致,寻常见化工。

金陵秋色晚,风景宛然同。

形式: 排律

春日山中寄怀岳季方兼柬潘源之金本清

一榻高悬阅岁时,东风还有故人期。

小桃原野春风早,幽竹门墙夜月迟。

道在只甘颜子乐,时平肯作贾生悲。

云山翠合衡茅近,日暮犹闻歌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