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山中》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中以“寂寥空谷久相容”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行道何须向别峰”,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独特道路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山腹引泉因煮茗,岭头乘雨为栽松”两句,生动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日常细节——在山腹取泉水煮茶,在岭头趁着雨水种植松树,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志。
“倚天杰阁巢灵鹤,彻海澄潭卧毒龙”则运用了象征手法,杰阁中的灵鹤和潭水中的毒龙,分别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与警惕。
最后,“樵客岂能知住处,草堂终日白云封”两句,以樵夫难以寻得诗人的居所,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神秘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