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其一)寿秋水

银河水,洗得世间清。山色雨馀青。

老子纶巾棋别墅,人家鼾睡柝秋城。

定谁劳,定谁福,定谁能。常恨著、景升儿不似。

又恨著、景升牛小耳。空相望,愧平生。

我欲临风扶玉树,自攀承露酌金茎。

看昆明,鳞石长,海桑晴。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银河水,洗得世间清”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宇宙净化的境界,银河如同清澈的水流,将尘世间的一切污秽冲刷干净。紧接着,“山色雨馀青”则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川更加鲜明、翠绿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雨后的清新。

“老子纶巾棋别墅,人家鼾睡柝秋城。”这里,“老子”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泛指那些已经达观、超然物外的隐者。他们在幽静的别墅中对弈棋盘,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世间的人家则沉浸于安稳的睡眠之中,任凭秋风吹过城郭。

接下来的“定谁劳,定谁福,定谁能。”则是诗人对于世事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这里,“定”字用得十分有力,似乎是在质疑这个世界上的辛勤劳作、所谓的幸福和能力是否真的重要。

“常恨著、景升儿不似。”这一句中,“常恨”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怀念之情,而“景升儿不似”则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怀念,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又恨著、景升牛小耳。”这里的“景升牛小耳”很难断定具体指代何物,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不满和遗憾。

“空相望,愧平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回顾一生时的自责与无奈。他们对着眼前的景象,感到自己的一生都未能真正实现所愿,因此感到羞愧。

“我欲临风扶玉树,自攀承露酌金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状态的向往。他们希望能够在风中扶持那虚幻而美丽的“玉树”,并且亲手采撷露水,品味那种如同甘露般的清新。

最后,“看昆明,鳞石长,海桑晴。”这里的“昆明”可能是指某种神秘或高远之物,而“鳞石长”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坚硬而连绵不绝的岩石形象;“海桑晴”则是一幅海边晴朗天气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其四)再和

花上雪。信手捻来成。屑不就琼英。

昨朝已见诗成卷,今朝又试曲成声。

更催催,莫不做,水仙兄。终须待、晴时携斗酒。

更须待、老夫吟数首。休更叠,□娉婷。

已无翠鸟传花信,又无羯鼓与花听。

更催催,迟数日,是春生。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三)和咏雪

非是雪,只是玉楼成。屑不尽云英。

东边老树颓然折,西头稚柳爆然声。

试平安,松丈丈,竹兄兄。

有谁向、金船呼小玉,又谁怜、纸帐梦飞琼。

怪疏影,坠娉婷。

唤起老张寒蔌蔌,好歌白雪与君听。

但党家,人笑道,太粗生。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朝中措.劝酒

炼花为露玉为瓶。佳客为频倾。

耐得风霜满鬓,此身合是金茎。

墙头竹外,洞房初就,画阁新成。

嚼得梅花透骨,何愁不会长生。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疏影.催雪

香篝素被。听花犯低低,瑶花开未。

长记那时,炽炭围炉,瘦妻换酒行试。

当家人在销金帐,约莫是、打围归际。

又谁知、别忆烹茶,冷落故家愁思。

闻道滕骄巽懒,今朝待檄与,翻云须易。

白白不成,又不教晴,做尽黄昏情味。

银河本是冰冰底。怎忍向、东风成水。

待满城、玉宇琼楼,却报卧庐人起。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