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意为医士凌永诚赋

岂不闻董仙昔日居庐峰,医全造化通神功。

功存利济不责报,年多植杏成芳丛。

君家亦是岐黄学,金匮名方绍高躅。

拯世宁论子母钱,活人剩贮君臣药。

一来卖药知几年,声华不减匡庐仙。

回生起死亦无数,深林种杏如公田。

绮疏春暖涵晴日,赤箭青芝正初出。

都人争植不辞劳,斲碎香苔破春碧。

土脉阳和雨露肥,青枝茁出皆蓓蕾。

忽然一夜春风动,千树万树红霞开。

年年二月复三月,儿女争看好颜色。

不羡玄都观里花,宁誇太华峰头叶。

看花曾记上林游,花压乌纱照醉眸。

晴雪堕霞粘翠箔,綵云飘影下朱楼。

于今南国暌违久,惆怅东风一卮酒。

卧病闭门春色深,长吟北望频搔首。

感君为我活沉痾,援溺扶危惠实多。

五株岂足报君惠,为赋杏林春意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诗《杏林春意为医士凌永诚赋》以董仙居庐峰医术高超的故事开篇,赞美了医士凌永诚继承医道,行医济世的高尚情操。诗中提到他像董仙一样,虽不求回报,但杏林之盛象征其医术造福百姓,救死扶伤无数。诗人还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引出都人士民争相种植的情景,烘托出凌永诚的名声与贡献。

接下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在春日赏花的往事,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凌永诚的感激之情。结尾处,诗人以“五株岂足报君惠”表达对凌永诚大恩难以报答的感慨,以“杏林春意歌”为题,再次强调了医者仁心和杏林精神,是对医士无私奉献的崇高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展现了对医者美德的赞美和对传统医道的尊崇。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清贫长老

黄金沙界名净土,中有僧为持教祖。

说法能超最上乘,常感天花向空舞。

禅关尽日白云封,为爱疏闲似远公。

秋雨凉蝉三径叶,夕阳归鸟一声钟。

支颐夜坐林间石,白月清潭了无迹。

问师戒腊今几何,笑指青松数千尺。

有时聚石来讲经,石头尽点如有闻。

有时浮杯去渡海,踏碎万顷玻璃云。

归来清梵维摩室,何用区区九年壁。

降龙解虎人不知,惟有闾丘老人识。

形式: 古风

孤飞脊令图为冯生题

衰荷倒影湖西水,枯翠萧萧卷寒雨。

藕花零落金粉残,独有莲房结青子。

脊令孤飞斜日晴,急难应念双飞鸣。

秋原有梦不可到,野水寒烟空复情。

形式: 古风

题骢马南巡卷送郭侍御清军贵州

东都昔称桓侍御,凛冽冰霜动朝著。

乘骢到处慑豪雄,九陌人人行且避。

桓郎一去今千载,六察寥寥继手采。

铁冠白简谁可方,喜有汾阳后人在。

君今年才二十馀,琅琅声价高璠玙。

发奸摘伏振风纪,星轺几诵皇华诗。

昨朝又捧明光敕,远赴边疆阅戎籍。

一泓冰斧手中持,五色春云衣上织。

昂藏揽辔气如虹,绣縠银鞍虎绶红。

一道飞霜随驻节,九霄甘雨逐乘骢。

乘骢取道巴渝路,重叠青山莽回互。

毡帽峰头日欲低,琵琶峡口云初度。

褒斜南去即苗夷,苦竹黄茆夹岸齐。

飞鸟冲烟投古碛,断猿啼月挂深溪。

双旌遥度乌蒙嶂,眼底貔貅拜相向。

未须搏击树奇勋,且慰苍苍远人望。

形式: 古风

赵松雪写东坡小像并书其山城杏花诗内相钱公出视命题因次原韵如左

沤波涨碧兰苕春,王孙英标真可人。

眉山老仙招不起,东风谁荐溪头蘋。

清兴怀贤应淬发,一夜松窗歌白雪。

晓来点笔为传神,宛似临皋步明月。

杏花零落山城中,悠悠往事如云空。

何当共饮玉堂酒,半枝烛影摇残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