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

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

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

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行荦的《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描绘了诗人乘舟过桥后,拜访远方的学僧文和尚的情景。首句“扁舟乍过小桥东”形象地写出诗人轻舟过境的动态,显得轻松自然。接着,“得得精庐问远公”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学僧的敬仰。

颔联“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运用了象征手法,春日庭院中,老松桧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清晨的堂前,仿佛有龙腾跃于云雾之间,寓示着禅意与超凡的氛围。

颈联“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写出了诗人来访时恰逢春雨,微湿的衣物和传说中的飓风形成对比,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了学僧的修行生活并非平淡无奇。

尾联“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表达了诗人决心深入探索佛法的内心世界,如同在汹涌的波涛中寻找平静,而此时东方初升的红日,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访僧问道的场景,寓含哲理,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

行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作

海门曙色射东溟,晴日和烟染翠屏。

山势平分双练白,天光倒浴一螺青。

塔含舍利云俱活,窟近蛟龙水亦腥。

笑指老僧乘舸惯,怒涛深处汲中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中丞阮公书七代诗僧额为赠拈此奉谢

七代传衣翰墨缘,新标斋榜有高贤。

文如北斗珍韩子,集少红楼愧广宣。

新涨拍堤初过雨,妙香浮槛乍开莲。

万峰深处光华甚,不让题梁玉局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筑墙围雷峰塔诗以纪之

五季纷纷首朱梁,乘时割据钱镠王。

此塔肇建自忠懿,依稀记得妃子黄。

去今八百有馀载,中遭劫火烧颓唐。

剧中靓妆妖蛇出,众目争看窈窕娘。

法胜有如鬼子母,战退揭谛走金刚。

金山高擎一盏罩,不能跋扈恣飞扬。

此妖亦是有情种,轻身失志为高阳。

黄乃对白是寄托,以伪作真骇众盲。

乡愚不喻窃砖去,将去磨刀切柔桑。

妄言此砖镇妖孽,蛇蝎永不来蚕房。

从此剔出有万万,古塔势欲倒高冈。

十景之中少一景,于是山僧为主张。

若云鼎新工浩大,且围八尺黄泥墙。

斯举傍人皆赞叹,保护塔身计最良。

我闻兴修也生喜,作诗记美助宣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雨不寐

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

大都诗思因禅悟,一半钟声带雨昏。

短榻横眠聊自适,孤镫枯坐向谁论。

毕生消受清閒福,惭愧难酬出世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