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答元八遗纱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赠送的一顶黑纱方帽珍视有加,生怕别人模仿或偷剪其样式,因此平时并不轻易戴出。这样的情感表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也透露出其个性中的细腻与慎重。
首句“黑纱方帽君边得”描绘了朋友赠送的帽子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接着“称对山前坐竹床”则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中静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句“唯恐被人偷剪样”表达了诗人对于帽子可能遭到仿制或损害的担忧,这里的“偷剪”二字,既形象地传递出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护心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模仿与盗用他人创意的现象。
末句“不曾闲戴出书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珍爱之情。这里的“书堂”很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地方,或者是其学习、工作的场所。而“不曾闲戴”,则意味着诗人对这顶帽子的珍视非凡,即便是在日常出入这些熟悉的地方,也不会轻易地佩戴它,以防损坏或被他人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物品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与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
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馀里寄闲人。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
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