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望诸山隐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沧海气侵珠佩湿,明河影逼玉箫寒。
超然身在鸿濛上,何必蓬莱跨紫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秦望山的高处,俯瞰仙居之地如在云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天高地迥三千界"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空间感,"月白风清十二阑"则描绘了明亮的月色和宁静的夜风,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诗人感受到沧海的气息仿佛能打湿佩戴的珠佩,而银河的倒影似乎让玉箫都带着寒意,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景象。
诗人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认为身处这样的自然之中,就已经如同在仙境蓬莱之上,无需借助紫鸾这样的神话仙禽才能抵达。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山水隐逸之风,此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银桥疑驾海天长,金粟离离照玉觞。
影浸山河琼殿冷,舞分风露羽衣香。
亦知广莫元无野,却笑温柔别有乡。
閒折一枝惊昨梦,素娥怜我授玄霜。
二月韶光泼眼浓,携尊宴客小亭东。
酒当半醉半醒处,春在轻寒轻暖中。
拂槛柳添吟鬓绿,压阑花妒舞衣红。
晚来听唱《梁州》曲,声绕吴姬扇底风。
支筇破晓出南城,古寺凄迷草自生。
几处亭台空锁钥,百年人物尽丘茔。
雕梁语燕应无主,废圃残花似有情。
世事转头皆梦境,浮生何用苦营营。
结屋依山住,幽窗与静宜。
藤花上疏竹,苔石卧荒篱。
挈榼童沽酒,敲门客送诗。
老惭生计拙,役役又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