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昭卿赋赠叶神童(其一)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传希夷。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肤绰约光离离。

结缯自覆有馀乐,晔晔紫芝堪疗饥。

跳入壶中人莫见,朝游五岳暮瑶池。

有时混世来尘境,短发鬅鬙满面垂。

顷刻龙蛇生笔下,为将高兴寄新诗。

我疑虚静乐山水,来归旧隐挂冠緌。

愿策浮云飞碧落,致身绛阙长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神童的容貌清秀奇特,他的智慧之道源于深奥的道家哲学。
他在秘室修炼三年,内丹已成,肌肤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他结网自盖,享受着超然的乐趣,紫色的灵芝足以解饥饿。
他能瞬间跃入壶中,无人察觉,早晨游历五岳,傍晚又在瑶池畅游。
有时他会混迹尘世,头发蓬乱,满脸胡须。
他的笔下龙蛇飞舞,借诗表达心中的豪情和喜悦。
我怀疑他沉醉于宁静的山水生活,想要回归隐居,弃官而去。
他渴望驾乘浮云升入天界,永远陪伴在那朱红色宫殿之中。

注释

神童:指具有非凡才智的年轻人。
希夷:道家哲学中的高深境界。
丹已熟:修炼内丹已达到成熟阶段。
绰约:形容肌肤光彩照人。
结缯:编织网状物。
晔晔:形容光彩鲜明。
紫芝:象征仙草。
混世:混迹于世俗。
尘境:尘世。
龙蛇:比喻书法流畅。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虚静:心境清静。
挂冠緌:辞官归隐。
碧落:天空或天界。
绛阙:红色宫阙,代指朝廷。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道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传希夷"两句表明这位道士外貌清秀不凡,他所修炼的道法罕见而又高深。"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肤绰约光离离"则形象地描写了道士经过长时间的闭关修炼,内丹已经成熟,外表呈现出柔和明亮的光泽。

接下来的两句"结缯自覆有馀乐,晔晔紫芝堪疗饥"展示了道士在修炼过程中自得其乐,并且通过服食仙丹(紫芝)来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跳入壶中人莫见,朝游五岳暮瑶池"则是对道士修炼成就后的自由自在形象的描绘,他可以隐身于小小的壶中,也能自由地飞行于名山大川之間。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道士与世隔绝又偶尔回到尘世的情景。"有时混世来尘境,短发鬅鬙满面垂"表明他虽然修炼成仙,但也会偶尔隐姓埋名地走入红尘。"顷刻龙蛇生笔下,为将高兴寄新诗"则展示了道士在艺术创作上的造诣,他能够迅速地以笔墨生动地描绘出龙蛇等神异之物。

最后的四句"我疑虚静乐山水,来归旧隐挂冠緌。愿策浮云飞碧落,致身绛阙长相随"表达了道士对自然界的喜爱和追求,以及他希望能够永远跟随着云游四海,享受仙境之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修炼成就、生活自在的道士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家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挽觉非先生彭吏部

公本篯仙后,缘何出自闽。

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

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

满朝俱叹誉,八秩向精神。

见说临终日,鞭霆谒上真。

不能躬桂酹,千里一沾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捲雪楼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

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

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蘋红蓼闹沧洲。

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

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

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赋诗二首呈懒翁(其二)

懒翁老白结忘年,秋入淡烟疏雨天。

醉把黑甜圆个梦,时将草圣放些颠。

杖藜还尽溪山债,杯酌结交风月缘。

梭督青童驰讷椠,鳞烦紫吏馈雄篇。

金华都似一楪大,却贮两枚诗酒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潘紫岩与余赋雪约不得用色数并实字及比喻

不似寻常冻,俄而散漫飞。

羞明犹欲落,等伴未全晞。

承得圆还碎,看来是复非。

积深仍密密,舞急转霏霏。

弗是筛成细,何如拾取归。今焉皆璀璨,昨者只浽?。

扫去依元有,呵来忽渐微。

乱飘寒转甚,相映远生辉。

莫踏凹中满,遥知凸处肥。

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

赏玩真堪乐,丰穰不用祈。

婵娟虽可待,融散恐几希。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