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罗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燧独自或与友人游历山中的情景。他不畏艰难,披荆斩棘,踏着石头寻找山中的隐士朋友。在一片枯柳丛中,野鸟的惊飞打破了宁静,引出了一位牧童,告知诗人山友的姓名,那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者,满头白发如鹤。
诗中描写了山居简朴的生活,老人的茅屋依岩而建,仅有数间,却干净整洁,无需清扫。屋内藏书于竹厨之中,墙壁上挂着石碑,显示出主人的学识和品味。诗人被邀请品尝新酿的山酒,尽管味道尚需时日醇厚,但他们仍兴致勃勃地前往村庄沽酒。
在主人的家中,他们对弈正酣,棋盘上的黑白棋子交错,反映出他们的闲适与乐趣。诗人甚至忘记了关闭门窗,沉浸在棋局和交谈中。日落时分,他们带着微醺一同归家,猕猴在树上嬉戏,诗人疑惑是否因他们的喧闹打扰了这些山中的生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恬静与惬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
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
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
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
两腋乘西风,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径万木森。
中有隐者居,败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见,云满挂壁琴。
两鹤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应酬久颇厌,走避不可寻。
谁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君不见卢生枕上客邯郸,君不见淳于穴中到槐安。
出将入相群儿仕,赐爵锡邑公主贵。
黄粱未熟已欠伸,清樽尚在遽惊起,人生荣华欢乐亦如此。
双毂昼飞夜旋一弹指,胡不看取二人梦中事。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
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道士。
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
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
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
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
道士颇不乐,拂衣抱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