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

接筒引水下山陬,端为夔民解百忧。

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给水》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关怀。

首句“接筒引水下山陬”,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竹筒等工具,从高处引水至低处的情景,既体现了古代水利技术的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条件限制下的生存智慧。这里的“山陬”特指山脚或偏远之地,说明水源并不容易获取,而“接筒引水”则是一种解决之道。

次句“端为夔民解百忧”,直接点明了引水工程的目的——为夔地的百姓解除生活中的种种忧虑。这里的“夔民”泛指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民众,“解百忧”则表达了对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切愿望。

后两句“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进一步阐述了引水工程的意义。通过“义泉”的命名,强调了这项工程的公益性质,即它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无私的方式惠及了民众,使得人们无需花费额外的金钱就能获得所需之水。这不仅是对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现了古代水利建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修垒

莫将逆旅视居官,宜作吾家活计看。

墙壁时时为修葺,安知劳苦是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种柳

瀼水东西十里馀,新栽杨柳二千株。

会看耸干参天去,能似甘棠勿剪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江月亭二绝(其一)

长江何处水,明月几州天。

月与江无约,相逢是偶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江月亭二绝(其二)

江山今古几英雄,割据并吞总是空。

惟有江流不转石,千秋长在月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