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从姑山

麻姑称福地,兹山奚名从。

不闻大姑山,小姑侍御充。

岂必统乎尊,屈汝为附庸。

揽胜自兹始,胜境将毋同。

譬如访佳客,以此为先容。

出郭二三里,秀媚青芙蓉。

何年飞巨鳌,到此成奇峰。

巉岩怒欲压,古寺嵌当中。

偶然一举首,突兀惊双瞳。

旁有滴翠崖,泉石尤玲珑。

黝然油米洞,附会誇神功。

磨生劈窠字,一一撑青空。

峭壁裂一线,上有天桥通。

想见巨灵擘,生面开鸿濛。

绝顶罕人迹,时有仙灵踪。

明当赴仙坛,鸾鹤应相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从姑山的所见所感,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如“秀媚青芙蓉”、“巉岩怒欲压”、“滴翠崖”、“油米洞”等,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形态与自然景观。

首句“麻姑称福地,兹山奚名从”,以麻姑称颂福地起笔,引出对这座山的赞美,同时提出疑问,山为何名为从姑。接着,“不闻大姑山,小姑侍御充”,通过对比大姑山与小姑山,暗示从姑山虽名为从属,却也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岂必统乎尊,屈汝为附庸”,表达了对从姑山地位的重新审视,认为其不应仅仅作为附属存在,而是具有独立的价值。接下来的“揽胜自兹始,胜境将毋同”,则点明了从姑山作为探索胜景的起点,其景色与众不同。

“譬如访佳客,以此为先容”,将游览从姑山比作拜访佳客,以表达对这座山的尊敬与期待。随后的“出郭二三里,秀媚青芙蓉”,描绘了从姑山的秀丽景色,如同青色的芙蓉花一般迷人。

“何年飞巨鳌,到此成奇峰”,通过传说中的巨鳌,增添了山的神秘色彩。接下来的“巉岩怒欲压,古寺嵌当中”,描述了山岩的险峻与古寺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偶然一举首,突兀惊双瞳”,写出了作者在不经意间抬头所见的震撼景象。“旁有滴翠崖,泉石尤玲珑”,进一步描绘了山的自然之美。“黝然油米洞,附会誇神功”,通过油米洞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话解释。

“磨生劈窠字,一一撑青空”,形容山壁上的文字如同被刀劈开,直插云霄。“峭壁裂一线,上有天桥通”,描绘了一线天的壮观景象,仿佛通往天空的桥梁。“想见巨灵擘,生面开鸿濛”,通过想象巨灵的开辟之力,展现了天地初开的景象。

最后,“绝顶罕人迹,时有仙灵踪”,表达了从姑山顶的孤寂与神秘,以及偶尔出现的仙灵之迹。“明当赴仙坛,鸾鹤应相逢”,预示着作者将前往仙坛,与鸾鹤相遇,象征着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从姑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想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麻姑山

旴江江头十日雨,梦魂夜夜游仙府。

东风吹作三日晴,许我游山约游侣。

出城苍翠扑人来,指点仙山快先睹。

峰回路转高入云,彩虹一道长桥俯。

飞湍直落千丈强,下有蛟龙不敢怒。

仙坛寂寞灵风号,想像当年众仙聚。

手如鸟爪髻发垂,曾掷丹砂擗麟脯。

我来凭眺经千年,水浅蓬莱复几许。

鲁公断碣频摩挲,落落长松更奇古。

老僧指示神功泉,饷我山茶瀹泉煮。

花开涧谷纷烂漫,摄石扪萝恣采取。

盘桓未已夕阳催,匆促归途勇犹贾。

只惭胜迹未穷探,更按山图一一数。

今宵星斗空山寒,梦中还向斯游补。

形式: 古风

郡斋杂咏

郡斋居西偏,旧时名菉竹。

池馆阅沧桑,荒凉惟满目。

繄我客盱江,蜗居于此卜。

折松以扫梁,牵萝为补屋。

芟芜复去秽,睱辄扰僮仆。

竹几与绳床,纵横不嫌蹙。

画梅题新诗,纸窗糊幅幅。

好花不知名,瓶供时一束。

庭除多隙地,沿缘种秋菊。

灌溉汲井华,泉甘又土沃。

异草不剪除,满室映成绿。

橘柚已累累,吹坠犹未熟。

风雨飒然至,众卉尽如沐。

池水清且浅,时有鸟来浴。

游鱼近不隔,触手试一捉。

日涉便成趣,矫首更遐瞩。

遥指麻姑山,参差露屋角。

苍苍翠翠中,隐约见飞瀑。

园侧掩双扉,幽人时剥啄。

开径望羊求,往来任数数。

相与忘形骸,不知主宾孰。

说诗茶一瓯,节谈棋一局。

官舍虽諠嚣,此地颇不俗。

原知鸿印泥,斯堂非我属。

閒情聊讽咏,绝不厌烦复。

书之斋壁间,后来还可续。

形式: 古风

六月上浣将赴金陵留别赵一臣明府

一见如相识,风流是我师。

才人多好色,仙史必能诗。

韵事传菱角,新声谱竹枝。

抟沙忽吹散,愁绝挂帆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许湾道中

雷雨初收入晚霞,溪山曲折出平沙。

桨因水浅每双搁,帆为风横时一斜。

衔尾竹箄分客货,平头茆屋住田家。

征途百里频回首,从此江湖别路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