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行人使琉球

天王玉册颁三殿,汉使星槎下百蛮。

鬼国至今通象贡,楼船何处度龙关。

海迷南北惟凭日,云起蓬壶忽见山。

壮志不愁经岁去,安流应是计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使者出使琉球的情景,充满了对远行壮志的赞美与对归途的期待。首联“天王玉册颁三殿,汉使星槎下百蛮”以“天王玉册”和“汉使星槎”为象征,既展示了明朝作为大国的形象,也暗示了出使者的使命与地位。颔联“鬼国至今通象贡,楼船何处度龙关”则通过“鬼国”、“象贡”、“楼船”、“龙关”等意象,描绘了出使路途的遥远与艰难,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

颈联“海迷南北惟凭日,云起蓬壶忽见山”进一步渲染了出使旅途的神秘与壮阔,海上的迷雾与日出,蓬莱仙境的云雾与山峦,都增添了旅程的奇幻色彩。尾联“壮志不愁经岁去,安流应是计程还”表达了诗人对出使者的深深敬意与祝福,无论旅途多么漫长与艰难,出使者都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壮志,相信归来时定能平安顺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对外交往的盛况,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和对出使人员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侍读赴南都

玉堂学士赋南征,跃马鸣驺出上京。

奉诏明光新佩印,校书天禄早知名。

石头城下春流满,白鹭洲边芳草生。

此去周南异留滞,看君到处即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樊大夫会朝长至

中宵缇室吹葭管,候晓玄堂驾铁骖。

天子迎阳疏玉户,群方献寿拜金函。

预占黄道卿云见,渐觉朱城淑气含。

拟欲从君观盛典,使星犹自滞周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周云卿之任通山

湖南此去意何如,绿浦清枫万里余。

地僻且看衡岳雁,官贫岂食武昌鱼。

千家凿井分江水,几处开田傍石渠。

由来抚字惟良牧,天子他年有赐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周约庵中丞九日栾城道中见赠

月卿仗节行燕甸,星使乘槎向洛阳。

倾盖偶从黄菊候,开轩共醉紫萸觞。

楼台塞接风云变,岩谷迎寒草树荒。

戏马新词重康乐,疏才何以答揄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