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形式: 古风

翻译

随军千里去征战,讨伐那盘踞东南的孙权。
船船相并沿着大江而下,夜晚将至还未抵岸。
眼前太阳半落西山,林梢上尽是夕阳的余晖。
两岸的蟋蟀声此起彼落,江上的孤鸟翩翩飞翔。
征夫的心中有所思念,凄凄怆怆让我哀伤。
走下战船登上那高处的阵地,草叶上的夕露沾湿了衣衫。
回身赴帐上床休息,我心中的苦闷诉给何人。
既然自己已参加了战斗,怎么能时时挂念一己之私。
作战中随时献出生命,这种道理怎可违背!

注释

遐:远。
东南夷:此处指孙权。
方舟:两船并行。
顺广川:沿大江顺流而下。
薄暮:傍晚。
未安坻:没有安全靠岸,指船还在江中行驶。
西山:西边的山。
桑梓:是征途中所见的桑树和梓树。
夹岸:河两岸。
翩翩:飞翔的样子,含轻盈自如之意。
多怀:思绪缠绕。
恻怆:悲痛伤感。
防:堤岸。
回身:转身。
服:从事。
干戈:古代兵器,干指盾,戈指戟。
干戈事,指战事。
所私:指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即戎:用兵,交战。
兹: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士远征东南边疆,讨伐夷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顺流而下的方舟、夕阳西沉的山影、岸边鸣叫的蟋蟀和飞翔的孤鸟等,将军旅生活中的寂寞与思念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诗中“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一句,抒发了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身为军人的职责与私情之间的矛盾和无奈。最后两句“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则显示出作为一名战士,对国家使命的忠诚和对战争责任的认知。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通过对军旅生活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31)

王粲(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军诗

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

形式: 押[麌]韵

从军诗五首(其一)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右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形式: 古风

从军诗五首(其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从军诗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

形式: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