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暮春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客居他乡,看尽鸿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来,而故乡的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于是只好在这落花时节的寒食夜以酒浇愁。
听说江头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送他的归船返回家乡,这条曾送他离乡又送他归去的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的。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看着将别的断桥边上的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注释

征鸿:即征雁。
故园:旧家园;故乡。
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
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
介愤而隐于绵山 。
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 抱树焚死。
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
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中酒:醉酒。
见说:告知,说明。
殷勤:热情。
萦牵:牵挂。
短篷:指小船。
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断桥: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
自唐以来已有此名。
或言本名宝祐桥 ,又名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鉴赏

这首宋词《临江仙·暮春》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孤独心境。开篇“过尽征鸿来尽燕”,通过鸿雁和燕子的交替,暗示时光流转,而故乡的消息却杳无音信,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迷茫与无奈。“一春憔悴有谁怜”表达了诗人春天里身心疲惫,无人理解的苦楚。

接下来,“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两句,寒食节夜晚的思乡之情与借酒浇愁的场景交织,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春浪渺茫的江头,似乎在温柔地催促着归舟,但诗人却无法轻易离去,因为“别来此处最萦牵”。

最后两句“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结情,描绘了雨中的小舟和烟笼的断桥,这些景象都让诗人的心绪更加沉重,仿佛连周围的环境都在诉说着离愁别绪。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细腻地刻画了暮春时节的离别之苦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天外浓云云外雨,雨声初上檐牙。

红蕖应褪洗妆花。晚凉如有意,霫霫到山家。

为唤山童多索酒,金钟细酌流霞。

晕生玉颊酒潮斜。闲中无宠辱,醉里是生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暮春

春事犹馀十日,吴蚕早已三眠。多情忍对落花前。

酴醾飘暖雪,荷叶媚晴天。

香淡无心浸酒,绿浮可意邀船。时光堪恨也堪怜。

单衣三月暮,歌扇一番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日暮舟中,月明,寒甚,忆暖春围炉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

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

遥忆暖春新向火,黄昏下了帘栊。

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

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

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

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