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契师庵居

正席云山万象回,道人青眼为谁开。

呼童放竹浇花外,修整茶炉待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主位上云山环绕,万物映现其中,
道人期待的目光为谁而展?

注释

正席:主位,尊贵的位置。
云山:高山和云雾,象征自然景色。
万象:万物,各种景象。
回:环绕,回荡。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青眼:用青眼相待,表示欣赏或期待。
为谁开:为何而展现,对谁有所期待。
呼童:呼唤童子。
放竹:放飞竹竿,可能是放风筝或者晾晒竹器。
浇花:给花浇水。
外:户外,庭院中。
修整:修理,整理。
茶炉:烧水煮茶的炉子。
待客来:等待客人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正席云山万象回"一句,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暗示了庵居之地的清幽与深远,仿佛连天地万物都在庵中回转,烘托出一种超然的氛围。"道人青眼为谁开"则表达了庵主(道人)对于来访者的期待和热情,"青眼"一词常用来形容对人的喜爱和尊重,意味着庵主对客人的欢迎。

接下来两句,"呼童放竹浇花外,修整茶炉待客来"具体展现了庵主的日常生活细节:他唤来童子一同照料园中的花草,同时精心整理茶炉,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庵主的闲适生活态度,也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客人的殷勤款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庵居生活的恬淡与禅意,以及主人的热情好客,展现出宋代禅宗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送了侍者游台山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

已事未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小师无二回中川

蜃江来访竺山春,贵尔寻师已得人。

莫学横趋未归客,至今尘土满衣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文瘦牛

一味清寒骨拄皮,且无心力去扶犁。

江湖尽尽有闲地,况是春风草长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永嘉祖意禅人

识得祖师端的意,迢迢千里扣知音。

当机一喝忘情谓,归兴犹如虎出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