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虫

君不闻兮候虫,彼何忧兮忡忡。

俟秋吟兮独切,如有悲兮回风。

栖倚雕阑之宇,潜跃文础之宫。

时游井干,独翳蒙茸。

振商歌兮出金石,奏凄响兮韵琴箜。

尔其鼓翼振振,衣裳楚楚。殷殷善悲,唧唧交语。

或泣翠于瑶阶,或啼红于绮户。

謇啁哳之不休,似哀乐之无主。

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

以若哀啼申旦,收响白日。揽衾曳杖,参横斗昃。

已焉哉!彼蟋蟀兮,如助余之叹息。

叹复叹兮哀尽写,虫乎聒听终未舍。

朱明倏换素节至,疾鸣不休胡为者!

今何依兮床下,昔何旷兮在野。

草头方看露珠湛,木末瞥见霜花洒。

对兹虫兮泪沾臆,流光荏苒真煎逼。

深闺砧杵塞上笳,未若虫声倍凄恻。

欲寄长相思,但愿加餐食。

吾犹铅椠误青鬓,君莫风尘怨颜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钦叔阳的《夕虫》描绘了一幅秋夜虫鸣的画面,通过虫子的哀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候虫"和"忡忡"刻画了虫子的忧虑,"秋吟"和"回风"则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诗人将虫子栖息、飞翔、悲鸣的形象与自己的生活境遇相映照,如"栖倚雕阑"、"振商歌"、"泣翠啼红",展现了深深的哀伤。

"殷殷善悲,唧唧交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虫子情感,它们的哀鸣仿佛无主,如同诗人的哀叹。"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自我安慰。"草头露珠"和"木末霜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凄凉。

"深闺砧杵塞上笳"与虫声交织,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虫鸣的凄恻。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朱明倏换素节",而自己却无所依托,只能借虫声寄托思念,希望对方能保重身体。最后,诗人以"铅椠误青鬓"自嘲,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劝慰对方不必因风尘劳碌而自怨自艾。

整首诗以虫声为线索,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钦叔阳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3)

钦叔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钦叔扬,明代万历间文士。钦拱极之孙。少补县学生,中年改国学,博学于文,尤精史事,熟于典故,苏州百姓不堪监税、太监搜刮,杀其参随8人,叔阳作《税官谣》13首记之,卒年四十七

  • 字:愚公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01

相关古诗词

寒荄

出其东门,遥望平原。离离衰草,漠漠黄昏。

岂必离别,始为销魂。

望王孙兮不归,思公子兮无言。

悲何来兮沉郁,心偶触兮烦冤。

乃有轻雾为之弄晴,薄烟于焉笼月。

雨微集而酿寒,露凝霜而欲结。

终陨落其销尽,暂抽萌而芽茁。

色黯淡其非荣,□□□□□□。

离鸊绿而先摧,佩荃荪而并折。

望遥天兮碧浅,临江皋兮绿芜。

舜华纵落,根荄半苏。已焉哉!

彼百草兮,宜似余之集枯。旋掩三径,卒我捋荼。

忾岁序之奄忽,还高卧而遂初。

徐于起视,带经可锄。

理兰畹兮植蕙亩,芼杜若兮羹文芜。

采众美之陆离,表雅志之洁素。

羌金石之不迁,矧芳馨之犹故。

甫结恨于迩室,敢背指于中路。

君弃余兮若遗,余怨君兮如慕。

待还碧于东皇,矢同心于岁暮。

形式: 古风

新柳篇

灵谷看梅初驻杖,青溪又见柳条长。

稚叶晴窥拾翠堤,流丝暗扑游春仗。

带结柔腰不自持,笛弄新腔那得知。

小楼思妇见愁别,南陌征人折恨离。

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

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

汉苑三眠髻欲斜,隋宫一望云半遮。

此时出谷绵蛮鸟,此时曳艳桃李花。

萦花狎鸟空青滴,金缕千行照窗碧。

抹黛当垆何氏娘,垂鞭系马谁家客。

客来索酒葡萄香,巾悬结绿衣蘸黄。

迎阴半上秋千架,踏影争登蹋鞠场。

场前歌舞少年路,绮罗綷尽伤心树。

但怜苏小门庭清,谁知嵇大林园暮。

一年柳色一年新,新柳年年弄早春。

章台曲断惊残梦,月淡烟疏恼杀人。

形式: 古风

木末亭

亭子山之上,登之复隐山。

每过深树下,常见一僧还。

醉怯春风丽,游同夜月闲。

可怜荒冢竹,碧血总成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秣陵泛舟抵庐江

水宿屡迁次,寒深霜染衾。

孤征惮早起,半醉喜微吟。

舟子每相谑,渔人时见寻。

悠悠客途里,倚棹看秋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