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杜安世的《浪淘沙令·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杜安世的词风格多情婉约,与北宋词风格相比,更显得细腻与柔美。这首词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往昔欢乐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知己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又是春暮。落花飞絮。” 这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落花与飞絮共同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境,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埋下伏笔。
“子规啼尽断肠声”则透露出一种哀婉之情。子规,即黄莺,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它啼叫的声音在这里被形容为“断肠”,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似乎连大自然的声音也与人的悲欢相呼应。
接下来的“秋千庭院,红旗彩索,淡烟疏雨”几句,通过对庭院中秋千、红旗彩索以及淡烟疏雨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物静人稀的氛围。这里的景象已经不再是春天,而是过渡到夏季甚至秋季,这种季节的转换无疑加深了词人的哀愁。
“念念相思苦。” 这里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或知己的深深思念之情。思念如影随形,伴随着词人的每一刻,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对亲人、故人的不舍与牵挂。
“黛眉长聚。” 这里用“黛眉”来比喻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或情感,而“长聚”则表明这些记忆和情感在词人心中久久不能散去,反映了词人的情感深沉与对过往的珍视。
最后两句“碧池惊散睡鸳鸯,当初容易分飞去。恨孤儿欢侣。” 则通过对碧池中鸳鸯被惊散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当初轻易离别的后悔和哀痛之情。而“恨孤儿欢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似乎在说,即便是那些曾经快乐相聚的人们,最终也无法逃脱离别的命运。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和亲人、知己的思念,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其用意不仅在于抒发个人的哀愁,更在于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性情怀——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与无法挽回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