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人先生之云中兼柬曹侍郎

丈夫贫贱相看老,岁寒松柏同枯草。

发愤徒为风雅篇,羁怀又向燕云道。

云中地苦难为情,匹马萧萧事远征。

泪洒昭君青草墓,歌投都尉牧羊城。

不嫁红颜厮养卒,何妨奇服曼胡缨。

雕虫篆刻虽无用,一字褒讥臣子恐。

君追孔氏著麟书,我学三闾持橘颂。

云中魏尚旧宣威,今日曹公肃鼓旗。

缓带投壶垂雅颂,彩毫题赋掩晴晖。

容仪欲见如琼树,书札相将隔紫微。

八月龙沙飞急雪,中军置酒琵琶咽。

令德高言相献酬,君欢好把酡颜啜。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宁人先生之云中兼柬曹侍郎》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全诗以送别与赠言为主题,寓含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丈夫贫贱相看老”,开篇即揭示了主人公宁人先生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坚持,即便生活贫困,也与挚友相伴,共同面对岁月的流逝。接着“岁寒松柏同枯草”一句,以自然界的松柏与枯草对比,象征宁人先生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

“发愤徒为风雅篇,羁怀又向燕云道。”表达了宁人先生虽有满腹才华,却因现实的束缚而难以施展,只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云中地苦难为情,匹马萧萧事远征”进一步描绘了宁人先生即将前往云中之地的情景,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泪洒昭君青草墓,歌投都尉牧羊城。”以历史人物昭君和都尉为例,寄托了对宁人先生旅途中的思念与祝福,希望他能像这些历史人物一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不嫁红颜厮养卒,何妨奇服曼胡缨。”这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宁人先生独立人格的赞赏,不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能坚守自我,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

“雕虫篆刻虽无用,一字褒讥臣子恐。”指出宁人先生虽有才华,但现实中的局限使他的作品可能无法得到广泛认可,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体现了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君追孔氏著麟书,我学三闾持橘颂。”以孔子和屈原为例,表达了对宁人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像这两位先贤一样,留下不朽的著作,为后世所传颂。

“云中魏尚旧宣威,今日曹公肃鼓旗。”提到历史上的魏尚和曹操,暗示宁人先生虽身处乱世,但其才智与勇气足以应对挑战,如同古代英雄一般。

“缓带投壶垂雅颂,彩毫题赋掩晴晖。”描绘了宁人先生在闲暇时的雅致生活,通过投壶、题赋等活动,展现了他的高雅情趣与文学才华。

“容仪欲见如琼树,书札相将隔紫微。”表达了对宁人先生外貌与文采的赞美,以及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维系。

最后,“八月龙沙飞急雪,中军置酒琵琶咽。”描绘了宁人先生离别之际的场景,虽然天气寒冷,但中军的宴席上充满了温暖与欢声笑语,预示着尽管分别在即,但友情与祝福将伴随宁人先生前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宁人先生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有对历史人物的借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松江春日张带三老丈招同修来先生宴集分得九佳灯下同赋明日既返棹金陵书此并以为别求正时庚申二月四日

胜日簪裾会,吴淞水一涯。

莺知公子意,花落美人怀。

芝草方逃汉,鲈鱼不上淮。

季鹰贤父子,白发更相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宫词

璚花移入大明宫,一树凝香倚晚风。

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吹彻月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夏日

坐对北窗凉,晴空日正长。

柳深莺语滑,花落燕坭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题画

青云乔木古,翠竹远山青。

昨夜东风暖,池塘草未生。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