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事十首(其六)合围

使寇如流溃,何兵可障川。

五行迷克土,八载任滔天。

背水人俱怯,壑邻计久偏。

虚声求胜势,群力总波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兵事十首(其六)合围》,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以兵事为背景,描绘了战争中的复杂局势和人物心理。

首句“使寇如流溃”,形象地描述了敌军如同洪水一般溃散,暗示了我方军队的强大攻势。接着,“何兵可障川”一句,以“障川”比喻难以抵挡的攻势,表达了对敌军攻势的无力感,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兵力不足或策略不当的反思。

“五行迷克土,八载任滔天”两句,运用了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暗示了在战争中,即使按照五行相克的原则布阵,也难以抵挡敌人的强大攻势,时间的推移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这里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

“背水人俱怯,壑邻计久偏”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恐惧与策略的失误。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士兵们难免会感到恐惧,而邻近的地形策略如果持续偏颇,只会加剧败局。这两句揭示了在极端情况下,恐惧和错误决策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

最后,“虚声求胜势,群力总波漩”表达了通过虚张声势来营造有利态势的努力,但最终却无法改变战局的无奈。群力总波漩,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混乱与动荡,暗示了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策略的局限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兵事十首(其七)老师

玄黄当久战,朝野共无衣。

师老民从毒,兵钝贼见几。

中枢迟上策,专阃积轻威。

不识縻军是,谁云尾寇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兵事十首(其八)策抚

弄兵宁异昔,逸火庶非今。

渠胁分群命,死生问一心。

井闾还旧有,牛犊可新寻。

倘及阳庚日,春风散绿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兵事十首(其九)传烽

极目平安火,乡云白似红。

朔风悲立马,南雪滞征鸿。

燐野荒寒日,腥川恣渴虹。

天涯微宦客,愁坐似羁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兵事十首(其十)露布拟而期之也

连阃歌铙日,深宫动乐晨。

乾坤将厌杀,城野共还春。

夜影销欃焰,朝书出战尘。

尚期三捷至,先系百渠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