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崇山过新雨,苍翠浓欲滴。
林深不通人,溪回有吟客。
日落古道空,天青暮云碧。
何处一声蝉,幽栖仍自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崇山峻岭在新雨后的苍翠欲滴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山林深处,人迹罕至,溪流蜿蜒曲折,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日落时分,古道上空无一人,唯有天际的青碧与晚霞相映成趣。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远处传来一声蝉鸣,虽是孤寂,却也自得其乐。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色彩,如“新雨”、“苍翠”、“暮云碧”,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吟客”的存在,增加了画面的人文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何处一声蝉”这一句,巧妙地利用了留白艺术,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蝉鸣的悠远和孤独之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不详
小名寅哥、鳌儿。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
山中宰相有仙骨,独爱岭头生白云。
壁张此画定惊倒,先请唤人扶著君。
山气最佳处,卷舒晴晦云。
心潜帝乡者,愿作乘彼君。
密密万山重,一派哀湍泻。
此志入瑶琴,当有知音者。
峰迥石路转,足可娱瞻听。
其中如有屋,便是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