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君遇退閒

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閒。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

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鞅掌徒劳耳”,表达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的厌倦,认为那些忙碌是徒劳无功的。接着,“人皆羡子閒”则反映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羡慕之情,暗示了社会上普遍对忙碌的追求与对闲适的渴望之间的矛盾。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选择在城市中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未成为困扰,而是甘之如饴。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现实生活的接受。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描述了诗人清晨在街鼓声中安然入眠,夜晚则能感受到体内丹田的自然之气回归,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总结了诗人生活的状态——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内心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在繁忙都市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群羊踏菜畦戏作

活计元堪笑,毛群尚见欺。

蹴蔬元匪梦,樊柳竟何裨。

正尔败诸葛,从何捉左慈。

若鞭其后者,犹得养生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叶一山

气岸有如许,当年乃鹖冠。

觅官谈笑易,知己古今难。

膊耸如山瘦,心坚可岁寒。

郎潜有颜驷,博士却儒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诗禅方丈

切忌犯正位,须教截众流。

闻钟应已悟,缚律未为遒。

室小才容膝,诗成自点头。

出门忽大笑,明月一天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仲实践约来访又得韶甫方君同行数日语蝉联甚慰五诗寄意甚高次韵为一笑(其二)

江河去不息,金石仰而观。

但未随流转,安能制汗漫。

亲情人所重,友谊古尤难。

二士俱来意,遥知可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