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杼山癸亭得暮字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歘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脩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形式: 古风

翻译

杼山景色幽深独特,每一步都充满美妙的事物。
虽然之前已经攀登过,但还是留恋于早晚的时光。
这次我悠然漫步,发现这里的美景无法估量。
忽然建造了三癸亭,它是为了纪念陆先生。
高尚贤德的人能创造非凡,这里的山水开凿都富有意趣。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却仿佛置身云端。
亭子倚靠在高峻的山峰旁,远眺古老的渡口。
左右是青苔覆盖的石头,低矮处有桂树枝叶繁茂。
山中的僧人与猿猴嬉戏,鸟儿在枳椇树上筑巢。
向下望去是何楷台,旁边是戴颙的道路。
我徘徊许久不愿离去,直到夕阳照亮村庄的树木。

注释

杼山:地名。
幽绝:幽深绝美。
登攀:登山。
淹留:长时间停留。
纡胜引:悠闲地欣赏美景。
无度:无法计量。
三癸亭:亭子名。
陆生:陆先生。
创物:创造景观。
疏凿:开凿山水。
云霄遇:如在云端遇见。
脩岫:高峻的山峰。
旷望:远望。
苔石:青苔和石头。
桂枝蠹:桂树枝叶茂盛。
山僧:山中僧人。
猿狖:猿猴。
何楷台:地名。
戴颙路:道路名。
迟回:犹豫不决。
明村树:照亮村庄的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诗中的"杼山多幽绝"、"巍峨倚脩岫"等句子勾勒出山势的雄伟与幽深,而"歘构三癸亭"则是对人造景观的描绘,表明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诗中还通过对动物活动的描写,如"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增添了一种生动与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是一幅典型的山水田园诗画。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深切感受和赞美。

收录诗词(33)

颜真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字:清臣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09年-784年8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七言小言联句

长路迢遥吞吐丝,蟭螟蚊睫察难知。

形式:

古意

逶迤临云雨,蛾眉戏琼台。

对酒自娇笑,君王肯下来。

击鼓雷阗阗,选妓纷呈才。

锡宴池上子,精魄辞不回。

指日穷所乐,岂知殷运开。

孤舟一遥放,曾构成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凤栖怨

佳人名莫愁,珠箔上花钩。

清镜鸳鸯匣,新妆翡翠楼。

捣衣明月夜,吹管白云秋。

惟恨金吾子,年年向陇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