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叔高赋得长安道

灞陵桥上秋风早,行人晓出长安道。

长安城头乌正啼,长安陌上闻朝鸡。

征车遥遥行复止,征马萧萧鸣不已。

将军年少美且都,黄金箭镞雕玉弧。

未央前殿进书罢,诸生拜官辞石渠。

将军归去亦草草,长安道边人羡好。

莫怜贾谊谪长沙,不见冯唐禁中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送方叔高赋得长安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道别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过往辉煌的回忆。

首句“灞陵桥上秋风早”,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灞陵桥是送别的常见地点,秋风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行人晓出长安道”描绘了清晨送别的情景,长安道是通往远方的道路,预示着离别后的旅途漫长。

“长安城头乌正啼,长安陌上闻朝鸡。”这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晨鸡的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征车遥遥行复止,征马萧萧鸣不已。”描述了送别者目送远行者的车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尽头,马儿的嘶鸣声在空中回荡,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之情。

“将军年少美且都,黄金箭镞雕玉弧。”这几句赞美了即将远行的将军,形容他年轻英俊,装备精良,暗示了将军的英勇和荣耀。

“未央前殿进书罢,诸生拜官辞石渠。”这里以未央宫的场景,象征了将军过去的辉煌成就,他曾在皇宫中处理政务,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礼遇。

“将军归去亦草草,长安道边人羡好。”表达了对将军离去的惋惜,同时长安道边的人们羡慕将军的荣华,也暗含了对离别后生活变化的感慨。

最后,“莫怜贾谊谪长沙,不见冯唐禁中老。”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才遭遇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要为过去的事物过分留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英雄的赞美,还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铁笛歌为铁厓赋

铁厓道人吹铁笛,宫徵含嚼太古音。

一声吹破浑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

一声吹开虎豺闼,彤庭跪献丹扆箴。

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

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

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看东溟深。

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

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徵球琳。

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

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

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

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北风寄陈辅贤

萧萧北风吹客船,月未出海天苍然,客子放歌脚扣舷。

萧台东头天裹海,萧台西头山刺天。

君行西过钓台口,寄谢江边老病叟,坐看云台落人手。

丈夫岂敢爱微躯,奈此黄花一尊酒。

形式: 古风

十五夜泊舟渚矶

采石不见李太石,骑龙上天吹紫笙。

天上甚乐苦无酒,东游十二白玉城。

蛾眉亭下明月出,牛渚矶头春水生。

一鹤西飞向何处,惟闻万壑松风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天台道上闻天香

八月天台路,清风物物嘉。

晴虹生远树,过雁带平沙。

日气常蒸稻,天香喜酿花。

门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