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藏书楼歌

鲍君藏书十万轴,气压石渠吞天禄。

缥囊缃帙尽古今,竹简蝌蚪惊触目。

昔从惠子见多方,后闻张华载满毂。

唐时世南行秘书,岂独李邕号书簏。

今于君家尽见之,插架堆床动成束。

我梦化作太乙精,手燃青藜访君屋。

纬象玄文发隐奇,夜半风雨众灵哭。

尝闻聚书后必兴,况是鲁斋旧儒族。

六经行天日月明,文章末学厌纷逐。

凤衰麟死三千春,主持吾道宁无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鲍氏藏书楼歌》描绘了鲍君藏书之丰富,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其藏书之多,如十万轴之巨,气概非凡,堪比古代皇家藏书。诗人提及鲍君的藏书囊括古今,从竹简蝌蚪文字到珍贵的典籍,令人惊叹。他还追溯了这些书籍的历史渊源,如惠子、张华等人的收藏,以及唐代的世南和李邕等著名学者。诗人想象自己化为神仙,手持青藜探访鲍君的藏书楼,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奥知识和神秘力量。

诗中提到藏书楼的壮观景象,书籍堆积如山,仿佛能引发天地间的灵异共鸣。诗人进一步强调藏书对学问的影响,认为聚书之后必会带来学术的繁荣,而鲍氏家族作为鲁斋旧儒的后裔,更增添了其文化传承的厚重感。最后,诗人感叹即使历史上的凤凰和麒麟式的人物已经逝去,但主持学术之道的人才不会绝迹,表达了对鲍君及其藏书楼寄予的厚望。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23)

孙一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古木竹石图

石根拖雨云脚过,老木谽谺石欲堕。

白日抱珥天色微,翠葆含吟风势大。

山空往来不见人,山鸟一声山竹破。

当时此画作者谁,湘娥犹泣真宰悲。

形式: 古风

吴伟瀑布图

何人画此瀑布图,巅厓老树云模糊。

风前披拂伫玩久,笔力乃是江夏吴。

吴生当世名第一,挥毫落纸人莫及。

骨格老硬神气清,飞涛漱石石欲立。

悬岩远势亦可爱,直泻似是庐山派。

槲叶瑟瑟天风来,晴沙碧屿苍茫外。

美人隔水把瑶草,鸿雁双飞鸂䳵小。

天寒日暮意无极,青石漠漠望中杳。

我生踪迹真好奇,年来远结沧洲期。

眼中见此足幽赏,分泉煮石聊自怡。

形式: 古风

黄山歌赠戴仲良

吾闻黄山三十六峰青插天,悬厓峭壁万丈飞流泉。

古松盘壑风吼地,苍藤翠茑白日生云烟。

奇石媚幽独,小芝红欲然。

若有人兮山之巅,烹霞炼石元化旋。

宇宙入手春无边,有时黄鹤鸣翩跹。

且吹玉笛桃花前,月明相约讲重玄。

我来手持青苔篇,龙汉之秘心相传,洞中一笑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

索诗咏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

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捲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

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

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