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杂画(其六)

壮士轻生易许人,图谋未遂已亡身。

明知一去无还理,底事狂歌竟入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为理想与信念不惜牺牲自我的形象。首句“壮士轻生易许人”,点明了壮士的豪情与决绝,他愿意为了他人或理想而放弃生命。接着,“图谋未遂已亡身”一句,揭示了壮士虽有宏伟的计划与抱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最终以生命的代价结束了这一切。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更凸显了壮士精神的可贵与悲壮。

“明知一去无还理,底事狂歌竟入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明知前路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情况下,壮士仍选择坚定地前行,甚至在行进中高歌以示决心。这里的“狂歌”并非狂妄,而是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命运的抗争。壮士不仅走向了死亡,也唱响了对自由、对理想追求的赞歌,这种精神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士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以及在面对困难与牺牲时的勇气与决心。它不仅是对壮士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所有为理想奋斗者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题杂画(其七)

弱水蓬山几万重,仙宫未必胜秦宫。

君王轻听齐人语,空驾楼船入海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杂画(其八)

史传荒唐怪事多,乘槎那得上天河。

不知织女支机石,遗落人间竟若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杂画(其九)

读罢司徒一纸书,北军门外报銮舆。

君王若问平时钓,不钓功名只钓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杂画(其十)

白日豪奴擅杀人,生擒不避主家嗔。

最怜文叔行柔道,容得当时强项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