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赵大经的《游戒坛山赠寺僧达文》描绘了诗人游历戒坛山的情景。首句“河流混混渡桑乾”以河水湍急的景象开篇,暗示旅程的艰辛,而“云际朱楼指戒坛”则点出目的地,戒坛山的佛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显得庄严肃穆。
“细马一鞭忘荦确”通过写骑马行进时的轻快,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专注和对道路崎岖的暂时忘却。“春衣重袭怯高寒”则写出季节转换,春天已至但山风仍带寒意,诗人着厚衣以防冷峭。
“塔中铃语僧应解”描绘寺庙中的僧人或许能听懂铃声的禅意,暗示了僧人的修行与环境的和谐。“石上松髯客许攀”则借松树的形象,表达诗人对登高望远、亲近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僧人生活的羡慕。
最后两句“欲向名山询故事,多闻喜得见阿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说的好奇,期待在名山中探寻更多故事,特别是希望能见到传说中的佛教人物阿难,流露出对佛法和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戒坛山的赞美和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