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声声慢.雪

红炉围锦,翠幄盘雕,楼前万里同云。

青雀窥窗,来报瑞雪纷纷。

开帘放教飘洒,度华筵、飞入金尊。

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罗巾。

莫说梁园往事,休更羡、越溪访戴幽人。

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兴。

直须听歌按舞,任留香、满酌杯深。

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红色的火炉围绕着锦绣,绿色的帷帐上雕刻着花纹,楼前万里天空都布满了乌云。
青雀飞来窗口窥视,带来消息说瑞雪纷飞不断。
打开窗帘让雪花飘落,穿过华丽的宴席,飞入金色的酒杯。
雪花落在面前,看着美人呵着手,立刻湿润了她的罗巾。
别提梁园过去的繁华,也不必羡慕越溪访戴的隐士。
今日西湖美景如画,正值国家振兴盛世。
只需欣赏歌舞,任凭香气弥漫,杯中美酒满满。
最妙的是,庆祝丰收,期盼天下太平。

注释

红炉:红色的火炉。
锦:锦绣,精致的丝织品。
翠幄:绿色的帷帐。
瑞雪:吉祥的雪,预示好运的雪。
金尊:金色的酒杯。
呵手:用手呵气取暖。
梁园:古代名园,象征繁华。
越溪:地名,可能指代隐居之处。
戴:戴逵,东晋隐士。
圣治:圣明的治理,盛世。
丰年:丰收之年。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丽的生活画面。开篇“红炉围锦,翠幄盘雕”,便设定了一个华美舒适的室内环境,其中“红炉”象征着冬日的暖意,“围锦”和“翠幄盘雕”则展现了主人的富贵与艺术品位。紧接着,“楼前万里同云”一句,扩张了视野,将室外的广阔天空也纳入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既有内在的奢华,又不失外延的壮丽。

“青雀窥窗,来报瑞雪纷纷”这两句,则引入了一种神秘而吉祥的元素。古代文化中,青鸟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而“瑞雪”则象征着祥瑞和纯洁,这里通过“青雀”的动作,将室外的瑞雪带入室内,增添了诗中的喜庆氛围。

接下来的“开帘放教飘洒,度华筵、飞入金尊”描述了一场宴席上的酒水流动和食物精美,给人一种奢侈享乐的感觉。其中,“金尊”一词,更是强化了这种豪华气派。

“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罗巾”三句,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这里的“美人”似乎正在细心地呵着酒杯中的热酒,并用罗巾轻拭酒水带来的温热。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现了主人的雅致生活,也映衬出一份浓厚的情意。

然而,诗人随后却转向了对过去的回避:“莫说梁园往事,休更羡、越溪访戴幽人。”这里似乎表达了一种超脱与放下,对于过往的美好不再追忆,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享受。

紧接着,“此日西湖真境,圣治中兴”两句,则将视野拉远至整个国家的和平繁荣。其中“西湖”作为著名景点的出现,增强了诗中的地方色彩与时代背景;而“圣治中兴”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定、国力复苏的肯定。

最后,“直须听歌按舞,任留香、满酌杯深。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诗人提倡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背景中,要尽情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不论是音乐、舞蹈还是酒宴。这里的“最好是”表达了一种满足与期待,而“贺丰年、天下太平”则是一种对未来和谐愿景的展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外环境、人物动作、情感态度以及时代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恋绣衾

木落江南感未平。雨萧萧、衰鬓到今。

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

老人对酒今如此,一番新、残梦暗惊。

又是洒黄花泪,问明年、此会怎生。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桂枝香.南都病起

春寒未定。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桃源忆故人(其二)

小园雨霁秋光转。天气微寒犹暖。黄菊红蕉庭院。

翠径苔痕软。眼前明快眉间展。细酌霞觞不浅。

一曲广陵弹遍。目送飞鸿远。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其四)

西楼几日无人到。依旧红围绿绕。楼下落花谁扫。

不见长安道。碧云望断无音耗。倚遍阑干残照。

试问泪弹多少。湿遍楼前草。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