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对饮

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徐设雕文小几。

青鬟列侍。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鉴赏

这首《两同心·对饮》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深情的画面,展现了两人对饮时的心境与情感交流。

“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开篇即以繁花覆盖着精美的犀牛帘,暗示了环境的雅致与氛围的温馨,两位主人公再次相聚于妆阁之中。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重逢,更蕴含着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延续。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在沉默中,他们能感受到彼此的冷暖,通过微笑,他们分享着对方的喜悦与悲伤,这种无声的交流,是深厚情感的体现。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 接下来,诗人巧妙地将读者引入到两人内心的深处,他们心中有着无数的思绪与情感,这些复杂的情感只有彼此才能真正理解。

“徐设雕文小几。青鬟列侍。” 描述了两人对坐于装饰精美的小桌旁,周围是青色发髻的侍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两人对话的深意。

“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猜枚(古代的一种游戏)和汉成帝宠妃赵飞燕(钩弋夫人)的故事,以及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两人在轻松愉快中又不失深沉的对话,以及在情感交流中的默契与理解。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最后,随着夜深人静,月光洒在关闭的大门上,暗示了这次相聚即将结束,但两人的感情却如同月光般永恒,留下了一段深刻的记忆。

整首词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情感交流,以及在对饮中流露出的深厚情感与默契,体现了董以宁对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为婢催妆

几度低眸灯下说。环儿欲试何须块。

一生辜负是今宵,将伊撇。嗔侬劣。

瘦尽休将珠泪竭。酥乳紧拴红耙袜。

衵衣松打鸳鸯结。料伊悲喜总销魂,难重忆。

难相决。明朝看你来时节。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千秋岁.为邓元昭先生寿

锦衣方昼。早见云归岫。留与邺堪先后。

文章西邸会,丝竹东山奏。

争羡处,优閒总是君恩厚。回首金门漏。

犹恐询耆旧。烟水畔,清风袖。

凤彪儿辈戏,裙屐门生候。

将酒进,年年长向花前寿。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押[宥]韵

小桃红.手书

郎写梅花体。轻软如郎意。

别后涛笺,叠成双鲤,倩鸿来寄。

怎书中柳骨与颜筋,不比当初字。再认棠花记。

还是郎亲制。想是年来,摹成旧拓,砚花开矣。

莫非他冶貌与柔心,一变都如此。

形式: 词牌: 连理枝

月上海棠.月照

画廊曲曲通金井。捲湘帘、月照流苏冷。

人睡桃笙,最贪看、遍身花影。

钗横处,盘手灵蛇委枕。香沉小鸭馀残饼。

镜台边、早沁明朝粉。好梦中间,料应知、有人厮近。

那知被,梦里人儿惊寝。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