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篇寄故园兄弟

虬分银箭夜,雁度玉关秋。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

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

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

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雁篇寄故园兄弟》以秋雁为题,描绘了雁群在秋季迁徙的情景,寓含着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群的飞行轨迹与生活状态。

首句“虬分银箭夜”,以“虬”形容雁群在夜晚划破长空的壮丽景象,如同银箭一般飞速而过,营造出一种动态美。接着“雁度玉关秋”,进一步描绘了雁群穿越玉门关的场景,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

“随阳向兰畤,依暖背芦洲。”这两句写雁群跟随太阳的方向,向着温暖之地迁徙,远离寒冷的芦洲,体现了雁群的智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接下来,“芦洲兰畤总堪栖,雾里霜前阵不迷。”则表达了雁群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找到栖息之所,展现出它们生存的坚韧与适应力。

“避缴空闻来塞北,传书几见下辽西。”这两句通过雁群的迁徙路径,暗喻了诗人对远方故园兄弟的思念。雁群虽然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但诗人却只能遥望,无法亲自前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西去南来鸣噭噭,顾侣携群更多少。”描述了雁群在迁徙途中相互照应、彼此陪伴的场景,体现了群体间的团结与互助。最后,“也思映月集通宵,也怕因风失清晓。”则表达了雁群在月光下的宁静与对风的警惕,寓意着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担忧。

“风飘析羽遂分行,不及回翔在故乡。”写出了雁群在风中分散飞行,难以回到故乡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一枝自合同荆树,万里徒嗟愧稻粱。”以雁群与荆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异乡,也无法满足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雁的迁徙生活,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使回歌

诏命因山启地藏,珠丘卜在翠微阳。

黄图翼翼千峰拱,玄灞悠悠一水长。

圣世有为昭有象,王情无逸恤无疆。

惟王制作纷何已,土木之功从兹始。

别馆离宫相蔽亏,复道回轩亘迤逦。

献节乘轺遣使臣,徵材取木下江津。

吴越锦帆悬子夜,秦淮宝马繫青春。

也知桐梓生南土,也知松柏称嘉树。

一朝际遇栋梁成,万年封植烟霞扈。

自甘瓠落本无庸,肯随轮囷托先容。

夕向绮楼瞻五凤,晓叩朱阍排九龙。

九龙金锁玉关开,芙蓉新殿俨蓬莱。

横汾初返巡游驾,宴镐方行庆寿杯。

共言帝幸多仙从,汉武应怜臣朔来。

形式: 古风

早朝献仪曹家兄

南去北来年屡换,侧望长安倚增叹。

五云还诏入金门,八月乘槎渡银汉。

银汉迢遥秋夜长,玉河清浅映明光。

却看济济夔龙会,争羡双双鸿雁翔。

形式: 古风

结交篇赠张兵宪

昔奉輶轩使,因参幕府前。

今承江海谪,持赠结交篇。

交情安可见,翟门署贵贱。

金兰更结此时心,琼枝岂异当年面。

旅迹徒嗟两度来,世事那知一朝变。

也悲昏夜眩明珠,却向西风泣团扇。

相逢岐路已堪哀,况复相思隔楚台。

试问张华敬爱客,何如李白独怜才。

河干辍棹多容与,城隅张组屡徘徊。

徘徊南浦意何长,见说东山召绣裳。

却羡双凫入霄汉,为传尺鲤到潇湘。

形式: 古风

送张子还广陵

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

驾言返吾初服去,安得为此斗粟留。

君不见嵇生疏散长卿慢,不善希世称巧宦。

献玉明时秖自悲,投珠昏夜遭人盼。

闻说淮南桂树芳,澄湖一曲似沧浪。

莫须北阙徵书下,自许东山隐兴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