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使君罢新定移出东馆(其一)

无为政化更何为,到即生人妪煦肥。

必似汉高三杰去,且将刘宠一钱归。

玉阶香惹麒麟步,银汉风驱鸑鷟飞。

为报蒸民莫惆怅,陶钧及尔更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宋使君罢新定移出东馆》(其一)中的片段,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官员政绩的赞赏与期待,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首句“无为政化更何为”,表达了对官员执政方式的肯定,认为在推行仁政、教化百姓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无需再有其他过多的作为。接着,“到即生人妪煦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幸福的情景,如同长辈温暖地呵护着幼小的生命,使其茁壮成长。

“必似汉高三杰去,且将刘宠一钱归”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宋使君与汉代的功臣相比较,希望他能像汉高祖刘邦的三位重要谋士一样,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同时,也以东汉时期清廉官吏刘宠为例,暗示宋使君应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即使是一文钱也要妥善处理,体现出对官员道德操守的高标准要求。

“玉阶香惹麒麟步,银汉风驱鸑鷟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玉阶上弥漫着香气,仿佛引来了神兽麒麟的脚步声;银河之风吹拂,驱使着传说中的鸑鷟飞翔,象征着宋使君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如同神灵一般受到敬仰和赞美。

最后,“为报蒸民莫惆怅,陶钧及尔更光辉”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鼓励他们不必因官员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因为他的离去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他的影响力和光芒将会继续照耀,惠及更多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使君政绩的赞誉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官员责任与使命的高度认识,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宋使君罢新定移出东馆(其二)

祖筵四面烟花合,江馆深冬归思长。

火旆画旗风焰焰,橘洲渔舍浪茫茫。

听歌几入红兰榭,坐隐频升白玉堂。

今数不如沙碛雁,天边一一得随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杭州宋使君

一自双旌下钓台,望风吟苦冻云开。

即归紫闼天非远,犹忆乌龙首独回。

高节似僧僧共坐,暮潮如雪雪中来。

应知新定苍生泪,洒向东风祝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严陵钓台

雪浪皑皑万古情,岸边台占子陵名。

一时大器天将与,数尺渔竿谁不擎。

危榭高碑镌籀字,沧洲老鹤识先生。

游人到此慵归去,庭树孤猿有好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定江边作

江边山顶深秋时,身閒潇洒心无为。

石头青草取次坐,松风竹风撩乱吹。

数声好鸟来依我,一点征帆去是谁。

惆怅古贤何处在,潺潺夕照满江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