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篇

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庶以悦亲意,岂特怜芬芳。

使君有慈母,星发寿且康。

晨昏谨色养,彩服戏其傍。

燕喜酌春酒,欢然釂金觞。

物理似有助,丛萱忽非常。

竞吐栗玉艳,欲夺金芝光。

秀本自稠叠,骈枝亦荧煌。

乃知风人意,比兴宜成章。

东野情思苦,少忧多悲伤。

谓此儿女花,莫能解刚肠。

斯言虽有激,疑其未通方。

忧心无时已,徒枉憔悴乡。

寓物傥适意,何须动悲凉。

况复循吏政,和声入封疆。

抚俗时用乂,事亲日尤长。

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诗人赞美萱草,因为忧愁可以被它遗忘。
孝子珍爱这花,种植在北堂满堂。
希望以此取悦父母,不只因它的芬芳。
如果官员有慈祥的母亲,她长寿又安康。
早晚恭敬侍奉,母亲穿着彩衣在旁。
共享春天的美酒,举杯共饮金杯。
自然的道理似乎有所助益,萱草忽然变得特别。
竞相绽放出如栗玉般的美丽,仿佛要夺去金芝的光芒。
秀美的本性本就繁茂,连枝叶也光彩照人。
这才明白诗人的深意,借物寓意应当成章。
东野的情感深沉,常感忧虑悲伤。
他认为儿女般的萱草,无法慰藉他的愁肠。
这些话虽然激烈,但可能未能深入理解。
忧虑的心情无时不在,徒然让自己憔悴。
借物抒怀若能达意,何需总是悲凉。
更何况他推行仁政,和谐之声传遍边疆。
治理百姓得当,侍奉亲人尤为擅长。
萱草年年茂盛,这样的快乐何其深厚。

注释

诗人:创作诗歌的人。
萱草:一种植物。
忧可忘:能忘却忧愁。
北堂:家庭中的堂屋。
亲意:父母的欢喜。
彩服:色彩鲜艳的衣服。
燕喜:欢乐的聚会。
金觞:金制酒杯。
物理:自然规律。
非常:特别。
栗玉艳:形容花色美丽。
金芝:象征贵重的草药。
秀本:秀美的本质。
荧煌:光彩夺目。
风人:诗人。
比兴:借物寓意。
东野:诗人名。
刚肠:坚韧的心肠。
斯言:这话。
通方:全面的理解。
憔悴乡:形容身心疲惫。
寓物:借物抒怀。
适意:达意。
循吏政:仁政。
和声:和谐的声音。
抚俗:治理百姓。
事亲:侍奉亲人。
萱草岁岁盛:萱草年年茂盛。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萱草篇》,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诗中,诗人以萱草为题材,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与孝顺之情。他将萱草比喻为可以忘忧的象征,寓意母亲的慈爱能驱散忧愁。诗人特意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以此取悦母亲,不仅因其芬芳,更因其象征着家庭和睦与欢乐。

诗人提到自己的母亲年迈而健康,他早晚侍奉,陪伴母亲,共享天伦之乐。他还描绘了母亲在春天饮酒赏花的场景,认为萱草的繁茂有助于提升家庭的和谐气氛。然而,诗人也提及自己虽然深感萱草的美好,但仍有忧虑,感叹东野(可能是友人)情感深沉,易感悲伤,未能像萱草那样化解忧愁。

诗中转折,诗人认为即使有忧虑,也不必过于悲凉,因为他作为地方官,政绩良好,能够给百姓带来安宁,对母亲的孝顺更是日臻深厚。最后,诗人强调萱草的旺盛生长,象征着家庭的长久快乐,这种乐趣是无法估量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萱草,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忧虑和挑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刘仲宽惠茶

忆昨中原全盛时,五方贡茶走京师。

建溪头纲最先到,天子特命开经闱。

儒臣讲毕上命坐,瀹茗初试琼瓯瓷。

云章昭回耀几席,群公进谢因进规。

我生也后不及见,耳闻盛事长嗟咨。

十年流落古瀛下,谁谓荼苦甘如饴。

蓬山伟人国俊彦,哀此下土南冠羁。

肯分锡赍贲衰朽,定知眷奖超凡私。

公才雅在严徐右,公学独出河汾师。

穹班近闻长秘府,奎壁分野生光辉。

儒臣见用天下福,讲席宏开太平期。

苍崖赤子望苏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谁。

形式: 古风

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形式: 古风

韩京叔古木寒泉图

朝来我梦三伟人,振袂而入清风生。

扫门坐需佳客至,邻叟醉墨俄然成。

古木昂藏出涧壑,下临百丈寒泉清。

高冠长剑万夫望,其傍那有锄笠两耦耕。

岁寒坐对亦已久,东风看取岩穴春。

卧龙腾骧碧落上,南山夜半雷雨惊。

形式: 古风

题丹见庞居士图(其二)

岩前花发四时春,岩下风光日日新。

大化周流常不息,谁能伴汝说无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