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梅仙山和唐人韵(其四)

洞天何处是,休日漫寻真。

老鹤来迎客,隔松长似人。

茶炉敲火急,丹井汲泉新。

风景秋过半,烟霞晚更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游梅仙山和唐人韵(其四)》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闲适景象。首句“洞天何处是”,以疑问开启,暗示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的仙境的向往。接下来,“休日漫寻真”表达了在闲暇时光里寻找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愿望。

“老鹤来迎客”运用了仙鹤的意象,寓意高洁的隐士或神仙出迎,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隔松长似人”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空灵,松树间的仙鹤身影仿佛与人一般亲近,富有诗意。

“茶炉敲火急,丹井汲泉新”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山中生活的日常,煮茶的火候急切,汲取的山泉清冽,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质朴与清新。

最后两句“风景秋过半,烟霞晚更亲”,点明时令已至秋季,傍晚时分烟霞缭绕,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愈发浓厚,流露出对这种恬淡生活的深深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梅仙山的景色和隐居生活,传达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向往与享受。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平川幽居(其一)

深隐云林静,何须负郭田。

图书从塞屋,鸡犬亦登仙。

酿酒寻仙术,脩琴借药钱。

閒过武夷洞,来上钓鱼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平川幽居(其二)

九曲溪行尽,平川隐者居。

看家留白鹤,度竹借蓝舆。

架上多丹药,床头有古书。

汉廷论封禅,应问马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王伯循御史韵

江城连日雪,骑马欲何之。

老树昏鸦集,寒塘落雁迟。

松窗灯下火,竹屋夜深棋。

寄语王公子,幽栖或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一)焦桐

怜尔抱奇质,无香已自焚。

材高初偶得,音古更谁闻。

天海空遗操,冰霜见裂纹。

中官方煮鹤,终得舍夫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