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郁孤台

泽国风烟恶,平居念少游。

三冬霜树少,八月火云流。

旅馆那堪暑,危台独觉秋。

远林藏小寺,虚市隔孤洲。

日落山衔碧,江昏蜃吐楼。

云峰连北斗,鸟道绝南州。

丘壑从兹逝,轩裳岂足留。

终当思范蠡,归泛五湖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郁孤台周围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泽国风烟恶,平居念少游”,开篇即以“泽国”点明地点,暗示环境的潮湿与风烟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怀念着过往的游历,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三冬霜树少,八月火云流”,通过季节的变化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暖交替。三冬时节,树木稀疏,仅剩几株耐寒之木;而八月则炎热如火,云彩在空中飘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

颈联“旅馆那堪暑,危台独觉秋”,将视角转向人的感受,旅馆在酷暑中显得难以忍受,而在高高的台上却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反映了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尾联“远林藏小寺,虚市隔孤洲”,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宁静画面,远处的树林中隐藏着小寺,空旷的市场与孤岛相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日落山衔碧,江昏蜃吐楼”,日落时分,山色与天空融为一体,江面在黄昏中显得朦胧,仿佛蜃气所形成的楼阁,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

“云峰连北斗,鸟道绝南州”,云雾缭绕的山峰与北斗星相连,鸟道蜿蜒,通往遥远的南方,象征着远方的不可知与探索的渴望。

最后,“丘壑从兹逝,轩裳岂足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官场名利的淡泊。丘壑(山川)是自然的象征,诗人愿意随其逝去,而轩裳(官服)则是世俗的束缚,不值得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郁孤台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叔父所居六首(其一)

旅寓仍艰岁,溪毛入馈盘。

泥芹洗秋白,露菊撷朝寒。

未觉江湖远,空惊岁月阑。

诸儿还自喜,颇亦试艰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叔父所居六首(其二)

湫隘黄门宅,喧嚣半雉墙。

此君时掩苒,小屋自清凉。

月落寒梢静,春回稚笋猖。

儿童护鸡犬,更看引鞭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叔父所居六首(其三)

榴实江南少,依稀缀树叉。

稍存后彫质,能吐欲然花。

西蜀虽吾里,东轩似故家。

田园随处是,何必买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叔父所居六首(其四)

户外从罗雀,空阶放草长。

大鸡俄独立,众卉已难藏。

意气矜全盛,萎蕤悯欲僵。

伶俜蜂与蝶,未免叹唇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