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
涓涓朝泣露,盎盎夜生春。
这首诗描绘了含笑花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诗人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含笑花在微风中展现出的娇美姿态,仿佛要对过路的人微笑,传递出一种亲切而温馨的情感。"涓涓朝泣露,盎盎夜生春",则进一步展现了含笑花在晨露中绽放的清新与夜晚散发的生机,将含笑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美了含笑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绿锦池塘藻荇芳,拿舟清泛水风凉。
千珠翠飐圆荷雨,百和交销宝篆香。
暂驻旌麾开燕豆,只凭谈笑乐杯觞。
留连晚景殊多适,无奈黄昏送夕阳。
萧洒丛祠古道旁,偶来乘兴兴何长。
珊珊翠竹寒成韵,苒苒红蕖细度香。
云暗尘头云雨急,风来水面葛衣凉。
天涯一笑良难得,预借骊歌送别觞。
茂林修竹翠烟收,寺枕清江江上头。
好马啼春知客恨,落花浮水近人流。
政閒不废登临赏,意适真成汗漫游。
紫陌红尘归路远,夕阳回首重迟留。
行高名并美,命否数皆殂。
嗟尔百君子,贤哉二丈夫。
世方敦薄俗,谁复距虚无。
望道咸瞠若,脩梁遽坏乎。
密章燔汉绶,环绖泣秦儒。
赖有诸良友,能令绍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