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岭溪上野田平,黄陇山前竹树清。
已许数椽容小住,馀英爱我爱馀英。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开篇便以“白岭溪上野田平”与“黄陂山前竹树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白岭溪上”的野田平展,意味着土地肥沃、农事丰收,而“黄陂山前”的竹林清新,则透露出一种幽静与和谐之美。
接着,“已许数椽容小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净土的眷恋与向往。这里的“数椽”,指的是简陋的小屋,而“容小住”则是诗人希望在此安身立命的愿望。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也体现了对现世喧嚣的一种逃离和超脱。
最后,“馀英爱我爱馀英”一句,通过对花草的喜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馀英”指的是花瓣或落叶,它们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在诗人眼中却是美好的存在。这里,“爱馀英”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这片土地上一切生命的珍视,也可解作他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哲学。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故家乔木尽丘墟,笋石犹存十数株。
谁有挟山超海力,为分云片过西湖。
溧尉唐时本小官,诗人争笑孟酸寒。
我来莫道儒官冷,今古酸寒只一般。
此地曾经李白游,湖山消得好诗留。
两桥十里东西市,只欠春风一酒楼。
马蹄赤日走红尘,汗湿林宗折角巾。
输与夷山班博士,深衣脱却作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