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钱载的诗《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以秦人携金归来,购得巩忠烈公的两枚玉印为背景,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文物传承的关注。诗人感慨秦人急欲巩固自己的地位,却无意间帮助他人保存了珍贵的历史遗物。他歌颂巩永固的精神,同时也感叹忠义之人和他们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忽视。
"急此巩误他人磨"一句揭示了秦人行为的偶然性和对他人贡献的意义,"昨为言之今已得"则表达了对得到玉印的欣喜。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两枚玉印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忠义精神的体现,"大江月照扬州城"描绘了玉印的神秘与历史感,"中有乐安玉印明"则寓言了其价值和历史地位。
"明年君归携此行"预示着玉印将再次流转,诗人希望它们能重聚,"玉虽有字曾无声"暗示了玉印无声的历史叙述力。最后,诗人呼吁他人珍视这些文物,因为它们承载着国家和家族的命运,"夫妇于人本不轻,况其家国关死生"强调了玉印背后深厚的情感和历史责任。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玉印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忠义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