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义门诗

稽古圣神,明德修身。首念九族,一身之分。

族不易睦,睦之以亲。族不徒叙,叙之必惇。

惇惇亲亲,民变俗淳。比屋可封,孰焉美名。

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

昔之所惇,今反少恩。后圣继作,建极叙伦。

汨没之中,善端或明。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矧自祖父,至于后昆。

缌功以降,娣姒异姻。内外执役,千指孔群。

同牢共食,爰及犬豚。堂奥之内,惇睦风存。

节义孝顺,百行具闻。义孰大焉,宜书其门。

余长浦阳,邑有郑君。华其五世,八世复新。

蠲徭之命,自天申之。郑君曰噫,曷以称之。

聚骸有土,聚谷有囷。将广此义,恤荒惠贫。

敢曰自佚,以病乡邻。吾忍安之,惟义是遵。

余谓郑氏,尧舜之民。世世弗替,用徵斯文。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林以顺所作的《郑氏义门诗》,是对郑氏家族推崇备至的颂扬之作。诗中描绘了郑氏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道德典范和家族和睦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传承。

诗开篇即引用“稽古圣神,明德修身”作为引子,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首念九族,一身之分”、“族不易睦,睦之以亲”等句子,阐述了家族和谐与亲情维系的必要性。进一步地,“族不徒叙,叙之必惇”、“惇惇亲亲,民变俗淳”则表达了通过家族间的深厚情谊来促进社会风气向善的观念。

随后,诗人提到“比屋可封,孰焉美名”,意指郑氏家族的美德如同春风化雨,影响广泛,甚至可以成为社会的楷模。接着,通过“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等对比,强调了郑氏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坚守与变化,以及后世圣贤的继起与教化作用。

诗中特别赞扬了“义夫节妇,孝子顺孙”的存在,指出这些美德的传承对于家族乃至社会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的荣誉与表彰。最后,诗人通过“矧自祖父,至于后昆”、“缌功以降,娣姒异姻”等描述,展现了郑氏家族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以及对家族礼仪的重视。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郑氏家族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如同古代圣贤一般,遵循着仁义之道,不仅在家族内部,更在社会上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郑氏家族在减免徭役方面的善举,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福利的关注与贡献。

整体而言,《郑氏义门诗》不仅是一首对郑氏家族美德的颂歌,也是对古代社会中家族伦理与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与赞美。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郑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形象,以及他们对后世社会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

林以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县令尹侯亨夫德政碑诗

赫赫圣皇,思愈民瘼。岂无多士,承宣祇若。

于惟尹侯,洵美且都。荐膺膴仕,名实胥符。

蕞尔小邑,民贫土瘠。侯之戾止,秉心无斁。

抚我疮痏,闵我耕桑。衣之食之,弦诵琅琅。

瞻言百里,河水瀰瀰。乃决乃防,乃正疆理。

有弊斯革,有利斯存。民用实繁,载笑载言。

既奠我居,又宽我力。伊谁之功,惟侯之德。

侯云遄归,我思何极。何其有极,徵诸石刻。

形式: 四言诗

题赵荣禄水村图

青山横陈,流水如玉。萧瑟寒芦,扶疏云木。

匪耕匪渔,熙然自足。眷兹幽尚,翳谁之屋。

有隐君子,好古耽书。扁舟何人,载酒来与。

岂无知者,爰作是图。辋川之胜,千载与俱。

形式: 四言诗

有翼(其一)

有翼大舰,如山之崇。轻利攻突,视彼艨冲。

司其操纵,为万夫雄。

形式: 四言诗

有翼(其二)

中建重室,守以貔虎。其止如林,其涉如舞。

孰敢当之,矛戟钲鼓。

形式: 四言诗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