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在清明时节选择了一个幽静之地,种植垂杨,以此营造出一片深远而又绿意盎然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心境的清朗与超脱尘世的愿望。
"不簪杨柳也何妨" 这句话中,“簪”原指古代男子用梳子束发,这里借指装饰之意,而“杨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有着边疆、离别等寓意,但在这里则更多地被视作自然景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也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因为自然本身就已经足够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对自然之美与个人心灵世界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抒写。
不详
不求豪富不求官,衣钵相传一钓竿。
醉展绿蓑眠便得,满城风雨自春寒。
细柳营基锁绿苔,万花新种小亭台。
芙蓉喜见江南客,故向西风一夜开。
暖风轻拨绣帘开,放入双双紫燕来。
燕子似于人有旧,细衔花片落妆台。
昼景逢春渐渐长,博山添爇半匙香。
梅花一片娇无力,自趁晴风过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