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襄阳行遍到南阳,劳徕宁辞去路长。
刁斗不惊鸡犬静,村居处处乐耕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襄阳与南阳之间旅行时所见的和谐乡村景象。通过“录襄邓民言(其二)”这一标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关注与记录。诗中“襄阳行遍到南阳”开篇即点明了行程范围,展现了作者的游历足迹。
“劳徕宁辞去路长”一句,既表达了旅途的辛劳,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探索未知、接触不同地域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刁斗不惊鸡犬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暗示了当地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宁,鸡犬相闻,没有外界干扰,呈现出一派和谐的乡村生活景象。
最后,“村居处处乐耕桑”总结了这种和谐的生活状态,强调了村民们的快乐与满足感,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喜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襄阳与南阳地区农村生活的美好图景,传达出作者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总戎往岁驻荆襄,黄口呱呱泣路傍。
今日欢然骑竹马,拦街歌舞迓都堂。
白茅覆屋竹编篱,斫得生柴给晓炊。
妇子熙熙还感叹,于今始得免流移。
绿林兵散瘴烟清,归买山田自力耕。
荞麦收来村酿熟,家家歌吹颂皇明。
荒山寒谷停车处,慰问丁宁出至情。
白叟黄童俱感泣,不图今日睹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