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克晦的《和黄后溪翁七夕月下闻笛》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动人场景。首句“绛河垂地七襄回”,以深红的银河倒映在地面,象征着牛郎织女相隔的天河,七次转折,形象地展现了银河的流转。次句“弦月无云半壁开”则描绘了明亮的弦月挂在半空,如半扇开启的玉门,清辉洒落庭院。
“何处笛声传《折柳》”一句,通过笛声飘荡,引出《折柳》这一离别之曲,引发听者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接下来,“满庭秋气飒苍苔”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秋风吹过,青苔摇曳,仿佛连庭院的苔藓都在低语着离别的故事。
“遥疑灵鹊桥边落”将视线投向传说中的鹊桥,想象着牛郎织女的相会似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暗度穿针席上来”,借穿针的典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暗示了听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月色、笛声和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独特感受和对团圆的深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