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后溪翁七夕月下闻笛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

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

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

莫遣天孙闻此曲,欢情离恨正难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克晦的《和黄后溪翁七夕月下闻笛》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动人场景。首句“绛河垂地七襄回”,以深红的银河倒映在地面,象征着牛郎织女相隔的天河,七次转折,形象地展现了银河的流转。次句“弦月无云半壁开”则描绘了明亮的弦月挂在半空,如半扇开启的玉门,清辉洒落庭院。

“何处笛声传《折柳》”一句,通过笛声飘荡,引出《折柳》这一离别之曲,引发听者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接下来,“满庭秋气飒苍苔”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秋风吹过,青苔摇曳,仿佛连庭院的苔藓都在低语着离别的故事。

“遥疑灵鹊桥边落”将视线投向传说中的鹊桥,想象着牛郎织女的相会似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暗度穿针席上来”,借穿针的典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暗示了听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月色、笛声和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独特感受和对团圆的深深期盼。

收录诗词(46)

黄克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

回磴断桥山日西,高枫叶赤飞满蹊。

一家村巷到始觉,千树花源行转迷。

野夫欺虎度林黑,沙鸟避人穿竹低。

欲移衾枕抱云宿,月白天鸡空里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汲江亭中秋得江字

云雨黄昏无处所,虚亭凉色满空江。

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双。

露气凝珠依玉树,桂花飞霰落银缸。

相看况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奉和霜降祀陵

金城西北万山头,翠积云蒸碧水流。

千古幽燕开白日,九朝陵寝甗清秋。

星辰影动祠官入,霜露寒生帝子愁。

广乐无声班欲定,似闻仙跸出松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听话西苑得钩字

雷殿清虚太液秋,至尊多在望仙楼。

树深宫阙东西合,月出星河上下流。

麟圃紫芝春晔晔,兔园白鹿晓呦呦。

轩辕鼎在龙髯断,露箔风帘不上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