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赠罗文止祠部》。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罗文止的赞美与敬意,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品德的崇敬。
首联“过君花县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以“花县”、“君堂”点出友人所在之地,以“清泉”、“稻香”渲染环境的清新与丰收,预示着友人生活与事业的繁荣景象。次联“不学骅骝宁历块,同为葵藿好倾阳”,运用对比手法,以“骅骝”(骏马)与“葵藿”(向日葵)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追求名利的显赫,但愿意像葵藿一样,向着阳光,忠诚而坚定地追随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间的尊重。
接着,“春坛巨丽来三品,宵鼓纤阿倚七襄”,通过“春坛”、“三品”、“宵鼓”、“七襄”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繁花似锦、夜幕下鼓声悠扬的画面,象征着友人事业的辉煌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尾联“近听军书颇恢廓,即推文气更飞扬”,则进一步赞扬了友人在军事或政务上的远见卓识与文采飞扬,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认可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其对友人才华的由衷赞美,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