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醉闻杜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不满。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宴酣畅怀、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每户人家都有像池塘一样丰盛的美酒,每天都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仿佛与世俗的烦恼隔绝。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海燕和孤单哀啼的杜鹃(即杜宇)的同情。在这里,海燕代表了远行的旅人,而杜鹃则是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思念或寂寞的情感。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由生灵的赞美和对孤独哀啼者的理解。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个性与叛逆精神。他不在乎帽子是否掉落,也不会因为春天的繁花而迷失方向,表明了他对个人自由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最后两句展示了诗人创作上的自然与随性,他的诗句如同信手拈来的画笔下的线条,每一笔都带着生命之力。而“苔笺”指的是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则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如同生长在小草之间,自然而不做作。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个性与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