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闻杜宇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醉闻杜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不满。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宴酣畅怀、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每户人家都有像池塘一样丰盛的美酒,每天都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仿佛与世俗的烦恼隔绝。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海燕和孤单哀啼的杜鹃(即杜宇)的同情。在这里,海燕代表了远行的旅人,而杜鹃则是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思念或寂寞的情感。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由生灵的赞美和对孤独哀啼者的理解。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个性与叛逆精神。他不在乎帽子是否掉落,也不会因为春天的繁花而迷失方向,表明了他对个人自由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最后两句展示了诗人创作上的自然与随性,他的诗句如同信手拈来的画笔下的线条,每一笔都带着生命之力。而“苔笺”指的是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则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如同生长在小草之间,自然而不做作。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个性与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叛。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醉歌三首(其三)

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

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

百事俱能了,惟馀饮未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醉歌三首(其二)

客居真易过,凡事不如仪。

惟有閒寻睡,浑无趣作诗。

晚晴行数步,日午酌三卮。

系马庭阶下,人多借去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醉歌三首(其一)

金渊醇酒贱,足可醉亡何。

日觉醒时少,其如饮不多。

人生间调笑,俗事暗消磨。

此意神仙会,山童亦解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镇海亭

海塘三十里,此屋独巍然。

有浪方知水,无云总是天。

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楼船。

閒忆童男女,悠悠去几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