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山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南山白石与牛角的对比,以及车下短衣歌者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诗中“南山白石白离离”一句,以南山上的白石为背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自然景象。“尔牛之角何其悲”,则将牛角的形态与情感联系起来,赋予了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色彩,暗示了一种哀愁的情绪。接着,“车下短衣歌者谁”描绘了一个在车下歌唱的短衣人,这一形象的出现,为诗歌增添了一抹人文气息,同时也引出了对国家贤士的思考。最后,“国有叔牙当见知。佐命伯王独后来。”这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贤才的期待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人生以及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