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吟梅二首(其一)

伤心只为秣陵春,同是天涯浪迹身。

莫说去年明月夜,江南曾有倚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赠吟梅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在诗中,诗人以“秣陵春”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伤心只为秣陵春”,点明了情感的触发点——春天的景色勾起了诗人内心的伤感。秣陵,即南京,这里借指友人所在之地。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次句“同是天涯浪迹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共鸣。诗人与友人都漂泊在外,远离家乡,这种相似的经历让他们的距离感变得更为紧密,情感也更加深厚。

后两句“莫说去年明月夜,江南曾有倚楼人”,则将思绪拉回到过去,通过回忆去年的明月之夜,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思念。诗人提到的“江南曾有倚楼人”,可能是对友人的形象描绘,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着两人曾经共享的美好记忆,如今却只能各自在异乡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01)

沈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吟梅二首(其二)

同心并蒂托吟毫,辜负弦调夜月高。

千古灵均一知己,何当痛饮读离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尽

故山遥隔楚江声,落日鹧鸪啼竹林。

却恨幽人不可见,淡烟疏雨作秋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为袭干卿刺史画月夜渡江图系以小诗

扬帆人在画图间,回首江头梦等闲。

万里月明浑似旧,烽烟裹住六朝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其一)

浙东三海笔通神,梅老胸中别有春。

写出清奇高格调,不知谁是此花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