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昭君怨·春阴久寄姑孰》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春阴长久的江南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烟雨萧萧寒重”,开篇便以烟雨笼罩、寒气袭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烟雨中的世界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给人一种压抑感。
“待盼青山成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或许曾无数次地眺望远处的青山,期待着能够逃离这寒冷与阴霾,但最终只能将这份期盼化为梦境。青山成了遥不可及的寄托,象征着对自由与温暖的渴望。
“梦里是离愁”,在梦中,诗人或许找到了暂时的慰藉,但梦醒之后,离愁依旧。离愁不仅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包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痛苦。
“古扬州,江水巫山云远”,提到古扬州,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江水悠悠,巫山云雾缭绕,这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触及,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梦想。
“寸寸客怀如剪”,“客怀”指的是旅人的心情,这里形容诗人的心绪如同被剪刀细细切割,既深且痛。这种感觉既细腻又强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莫要写新诗”,在如此情绪低落的状态下,诗人似乎觉得再创作新的诗歌已无意义,因为此刻的心境难以通过文字完全表达。
“晚来时”,时间的流逝并未能带来解脱,反而让诗人更加意识到孤独与忧愁的存在。这一句暗示着,无论何时,这份情感都将伴随着诗人,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渴望与挣扎。词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刻,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