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英英当窗菊,独于霜下妍。
谁知婉娩姿,中自抱贞坚。
众卉值阳和,竞媚东风前。
当时岂不好,于今乃凄然。
昔人曾谓此,能为制颓年。
吾生宁复尔,但用写幽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名为《霜下菊》。诗中以霜下之菊为喻,描绘了其在严寒中的独立与坚韧之美。诗人通过对比其他花卉在春日的繁华与霜菊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中逆境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首句“英英当窗菊,独于霜下妍”描绘了霜菊在窗前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即便是在寒冷的霜天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谁知婉娩姿,中自抱贞坚”则进一步强调了霜菊外表柔美而内心坚定的特质,即使面对外界的严酷环境,依然坚守自我,不为所动。
“众卉值阳和,竞媚东风前”将霜菊与其他花卉在春日的竞相开放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霜菊在逆境中的独特价值。诗人通过“当时岂不好,于今乃凄然”的转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霜菊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坚韧。
最后,“昔人曾谓此,能为制颓年。吾生宁复尔,但用写幽悁”表达了诗人对霜菊精神的共鸣,以及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意识到,尽管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只要像霜菊一样,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坚韧,就能克服困难,重拾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霜下之菊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在逆境中的美丽与坚韧,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不详
今旦风日好,独寻西涧行。
丛梅未尽拆,幽兰已复生。
树头暖光泛,石罅新泉鸣。
遇境意自适,思与良友并。
夜深霜气寒,窗月皎如烛。
鸣鸿尚遐征,孤鹤亦惊宿。
念我平生亲,怅焉动心曲。
四明是何处,苕溪如在目。
异方讵能通,远道何由缩。
十年无一字,信是如金玉。
白发渐欺人,晤言安可卜。
水草冬不死,岂为寒所侵。
岩松风力劲,岁暮青满林。
念彼苦节士,艰难持素心。
虽存太古操,惜哉无知音。
守中固有道,庶为君子钦。
十年两情展,一旦千里违。
念此俱皓首,晤言宁有时。
楚天眇无际,孤云杳难期。
故山樟树老,秋风亦刚薇。
旧房兵后在,胜侣存者稀。
诸孙新入道,迎归候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