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安平

露华沐脩丛,凉思浩可掬。

阳光炫遥川,热念汹相续。

驾言省民瘼,行行涉岩谷。

呶呶纷听讼,亹亹廑问俗。

伤哉无知氓,误向宪网触。

伏辜痛呼謈,冤者说拲梏。

于时嗟稍旱,禾黍未丰缛。

愧无雨随车,润泽溥川陆。

皇灵赫临照,恒负伐檀恧。

虽非于公仁,敢效俊臣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宋褧的《早发安平》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情景,诗人以露珠滋润草木为引,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露华沐脩丛,凉思浩可掬",通过露水的清凉与深沉的思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责任感。接着,"阳光炫遥川,热念汹相续",阳光照射远方,象征着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

"驾言省民瘼,行行涉岩谷",诗人驾车出行,探访民间疾苦,不畏艰险,深入基层。"呶呶纷听讼,亹亹廑问俗",生动描绘了听取百姓诉说,关心风俗习惯的场景。然而,"伤哉无知氓,误向宪网触",表达了对无辜百姓因无知而触犯法律的同情。

"伏辜痛呼謈,冤者说拲梏",诗人对受冤者的苦难深感痛心,"于时嗟稍旱,禾黍未丰缛",又借干旱之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未能及时降雨的自责。最后,"愧无雨随车,润泽溥川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歉疚,希望能以实际行动帮助百姓,"皇灵赫临照,恒负伐檀恧",感叹自己虽无法像古代公正官员那样施恩,但愿能效仿贤臣,尽力而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生的关怀,又有自我反省的谦逊,体现了元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山北宪佥丁文苑挽诗

使君气凌云,学剑喜论文。

生材拔其萃,立事张吾军。

奕叶擢高第,甘棠荫孤坟。

九京不可作,顽懦徒纷纭。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太原房淳德赴上长芦校官廿四韵

曩岁在甲子,我忝登桂籍。

君从河东来,劘垒肆健笔。

相识稠人中,神胜须发黑。

河汾孕灵秀,翛然涧松柏。

文章岂优劣,方晷判得失。

时运或少乖,战艺不幸北。

乾龙飞九五,湛恩逮点额。

受职固匪轻,笑捧告身敕。

音问久寥邈,再遇京尘陌。

或荐诸太常,借径簿领役。

礼文熟讨论,固岂刀笔术。

鹾司巍学宫,俨在漳水侧。

横经属老成,弟子拜讲席。

广文莫厌冷,师道贵名实。

宦业堕素餐,吾党有愧色。

育材登廷珍,计功倍千百。

拿舟载妻子,携书去王国。

别酒借颜红,春衣点头白。

尚忆韩与许,当时同少诎。

士宗掾柏台,才气森崒嵂。

辉卿莎塞下,幕府著劳绩。

小大无弃捐,朝家礼罗密。

贤路辟榛芜,异才应间出。

文运岂偶然,因君重太息。

形式: 古风

苏伯脩湖广行省参政分题赋诗送行得洞庭波

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天垂俱沈浮,霜落乃清泚。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形式: 古风

礼部侍郎台哈布哈兼善出守会稽分题送行得读书堆

昔贤居海陬,幽潜有遗址。

简编不复存,培塿尚堪指。

三年不窥园,西京称董子。

蓬蒿绕宅生,仲蔚号高士。

为学贵处静,业成尚致理。

用行舍则藏,训诂殆卑猥。

黄门任大同,朱墨订文字。

虽非注鱼虾,乃尔汇虎豕。

夫君系贵族,缀缉浙江涘。

弱冠登巍科,禁省久历履。

今此乃作守,出处将肖彼。

掉策国东行,去志疾若矢。

南州欲访古,不惮纡道里。

遥知郡政暇,闭阁究经史。

仕学能两优,岂直野王止。

来慕子所歌,亦复懦可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