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滩

滩高舟去缓,閒眺莫江滨。

竹本沙痕旧,茅丛烧色新。

青裙瓶汲涧,白帽斧寻薪。

渺渺蛮烟起,秋风一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船在滩头缓缓离去,悠闲地远望江边。
竹林依旧留有沙滩痕迹,茅屋附近新添了烧火的痕迹。
女子穿着青裙提着水瓶从山涧取水,戴着白帽的男人寻找柴薪。
远方升起淡淡的蛮荒炊烟,秋风中孤独的旅人漂泊前行。

注释

舟:船只。
眺:远望。
江滨:江边。
竹本:竹子的根部。
沙痕:沙滩的痕迹。
烧色:烧过的痕迹。
青裙:青色的裙子。
瓶汲涧:提着水瓶从山涧取水。
斧寻薪:拿着斧头找寻柴薪。
渺渺:模糊不清。
蛮烟:蛮荒之地的炊烟。
秋风:秋日的风。
旅人:旅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开篇“滩高舟去缓”表达了船只在高滩处缓慢前进的情景,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閒眺莫江滨”则是诗人站在岸边,闲适地望着那不断流淌的江水。接着“竹本沙痕旧,茅丛烧色新”写出了竹林和草丛的景象,其中“竹本沙痕旧”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而“茅丛烧色新”则展示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变化的对比。

下片“青裙瓶汲涧,白帽斧寻薪”描绘出两个人物形象,一位是穿着青衣的女子在溪边汲水,而另一位是一顶白帽的人在砍柴。这些形象都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渺渺蛮烟起,秋风一旅人”则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景象,远处有轻烟袅袅升起,而诗人自己则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秋风中前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收录诗词(55)

邓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其二)

唐明皇,自言荣,金舆翠辇游华清。

广寒宫殿凝水晶,霓裳羽衣沈香亭。

沈香亭,泛流霞,流霞潋滟队五家。

谁知野鹿衔宫花。

我欲度关关有兵,愿作双丹凤,蜚瑶京。

蜚瑶京,隐烟雾,锦绷酥酪,香囊尘土。

剑阁萦纡家何许,梧桐叶叶鸣秋雨。

形式: 古风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其一)

东昏侯,自言安,仙华玉寿浮云端。

绣窗锦幔飘蜚仙,丹青美女侍七贤。

侍七贤,奏笙歌,笙歌逸响哀怨多。

苑中花木费绮罗,我欲踰城城有围,愿作双黄鹤,栖瑶池。

栖瑶池,辟尘垢,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石头江上龙驹走,三月春风吊杨柳。

形式: 古风

陶通明

眉疏目朗姿圆通,诗书万卷罗心胸。

华阳三茅仙洞中,凤笙隐隐和松风。

薪林图谶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体飘轻鸿,积金涧泉东复东。

山中宰相那无功,昭阳竟作单于宫。

形式: 古风

绿珠词

凉台潇洒临清波,幄翠帘珠明绮罗。

哀丝豪竹按新歌,红潮素脸春风和。

主君欢娱美人醉,报有无情使车至。

几丛兰麝俱委尘,独指绿珠可当意。

众中偏是承恩深,妾身虽贱无二心。

君前判命效一死,玉笛收声红日沉。

轻裾飘向阑干角,花钿散地金钗落。

到头不负齐奴约,犹胜识字空投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