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湖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湖畔画卷。首句“楼前芳树碧盈盈”,以满眼翠绿的树木烘托出湖楼的静谧,"碧盈盈"三字形象地写出树色的清新与生机。次句“付与幽禽自在鸣”,将自然的和谐赋予了鸟儿,让它们自由地歌唱,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接下来两句“堤上马驮红粉过,湖中人载画船行”,通过马匹和船只的活动,展现了湖边的繁华景象,红粉女子和乘船游湖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红粉"一词既描绘了人物的色彩,也暗示了春天的娇艳。
“日长燕子语偏好,风暖杨花体更轻”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特点,日长燕语,寓意春意盎然,杨花随风飘扬,轻盈如絮,给人以春意融融之感。诗人通过对燕子和杨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春天的轻盈与活力。
最后两句“何限才情被花恼,独教书记得狂名”,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美景的深深陶醉,以及对自己才情被花之美所吸引的自嘲。"才情被花恼"流露出诗人对春色的痴迷,"狂名"则寓言自己因爱花而显得有些放纵不羁的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湖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情感的流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